朱迪 作品数:12 被引量:8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镜像疗法联合头穴透刺应用于卒中后患者踝背伸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镜像疗法联合头穴透刺对卒中后患者踝背伸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临床疗效.提供临床在训练脑卒中后踝背伸功能中的新方法、新思路,并为今后临床使用镜像疗法建立中西医结合式的新型操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取20... 朱迪关键词:卒中 头穴透刺 康复训练 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5年 足底筋膜炎是各类非创伤性踝足痛中最常见的类型,普通人群约有11%—15%的发病率[1]。本病的发生是因长期步行、站立或过度运动致反复大力牵拉,而刺激跖腱膜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结构[2],造成损伤,发生慢性的无菌性炎症。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是指患者根据指令进行有控制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肌肉,并由施术者调节施加的对抗阻力,通过训练来调整肌肉及筋膜的长度及张力,促使其重获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对肌肉及筋膜结构进行改善”,,从而来治疗劳损并预防再次发生,从根本上治疗和预防足底筋膜炎。 朱迪 程瑞动 叶祥明 谭同才关键词:筋膜炎 无菌性炎症 腱膜 足痛 趾间关节 跖趾关节 季节变化与昼夜节律对杭州地区单胎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季节变化和昼夜节律对杭州地区单胎自发性早产的影响,为优化产房人力资源结构和早产高危孕妇管理提供证据支持。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分娩的单胎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患者249例,收集破膜时间、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分娩时间等相关临床数据,采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单胎自发性早产患者季节和昼夜分布特点。结果:杭州地区单胎自发性早产多在夏季发生,高峰期为9月初(P<0.05),夜间宫缩加强多在早晨出现规律宫缩,高峰时间为05:11(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在夏季发生率较高,高峰期为9月初(P<0.05),1天内PPROM发生有向早晨集中趋势,高峰时间为05:07(P <0.05)。结论:杭州地区单胎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发生具有一定季节分布集中趋势和昼夜节律,建议强化夏季夜间产房人员配置,加强对于早产高危孕妇的夜间观察,尽量白天停用宫缩抑制剂,尽早预防和发现早产,改善新生儿结局。 赵祎琪 朱迪 郭心 王倩倩关键词:昼夜节律 镜像疗法联合头穴透刺应用于卒中后患者踝背伸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镜像疗法联合头穴透刺对卒中后患者踝背伸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临床疗效。提供临床在训练脑卒中后踝背伸功能中的新方法、新思路,并为今后临床使用镜像疗法建立中西医结合式的新型操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取2014... 朱迪关键词:卒中 头穴透刺 康复训练 文献传递 肩袖及肱二头肌能量技术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应用肌肉能量技术(MET)对肩袖及肱二头肌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观察组患者肩袖及肱二头肌应用MET治疗,对照组进行鞘内注射封闭治疗,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肱二头肌肌力评定,并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2组的肱二头肌肌力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2组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封闭注射的短期镇痛效果显著优于MET,但MET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鞘内封闭注射治疗。 朱迪 张大威 章丽雅斜坡下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步态的疗效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斜坡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步行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4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实验组加用斜坡下减重步行训练,对照组加用平地下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使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FMA-LE、BBS和TGA评分提高(t>2.491,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195,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步态,斜坡下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更显著。 沈一吉 朱迪 陈舒 谭同才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步态 减重步行训练 研究采用瑞士球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价值 目的观察采用瑞士球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影响。方法将34例慢性下腰痛(lower back pain,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以瑞士球运动为主的核心稳定... 朱迪关键词:慢性下腰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文献传递 针刺督脉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针刺督脉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院部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作业治疗以及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督脉,共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部分和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督脉结合作业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邓森军 朱迪关键词:针刺 脑卒中 痉挛 神经松动术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超短波对腰椎间盘膨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均进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入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末(4周)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随访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朱迪 谭同才关键词:超短波 腰椎间盘膨出症 文献传递 头针疗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8例典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头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留针下进行核心稳定训练,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的上肢部分和Barthel(BI)指数进行对比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FMA和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疗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且疗效优于单纯的头针疗法。 王文诗 叶祥明 朱迪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