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热解
  • 2篇共热解
  • 1篇稻秆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有机物
  • 1篇污泥吸附
  • 1篇物理吸附
  • 1篇协同性
  • 1篇秸秆
  • 1篇机理及应用
  • 1篇焦油
  • 1篇CIBR
  • 1篇产氢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3篇章北平
  • 3篇杨志
  • 2篇李先达
  • 2篇钟振兴
  • 2篇刘光
  • 1篇高兰
  • 1篇张碧波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能源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IBR污泥吸附有机物机理及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吸附实验考察连续流间歇生物反应器(CIBR)中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及吸附类型,分析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对污泥吸附有机物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污泥的吸附能力在CIBR实现有机物高效去除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对活性污泥及其灭活污泥吸附有机物能力影响不大,各环境下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54.09%和48.62%。污泥良好的吸附能力及其先吸附后生物降解的特性,保证了CIBR混合液中COD值始终低于30 mg/L。
廖华丰高兰张碧波钟振兴杨志章北平
关键词:CIBR有机物物理吸附
污泥/秸秆/焦油热解产气分布试验研究
2017年
为提高污泥热解的产氢量,根据污泥、秸秆、焦油的组成特点和热解特性,利用管式热解炉研究了污泥、秸秆、焦油以及三者混合热解的产气分布情况,着重研究了温度和焦油配比对混合热解产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800℃以上焦油产气产氢明显增加,能够实现二次裂解,1 000℃时,H_2体积分数达到33.8%;添加秸秆与焦油,提高了混合原料的挥发分含量与含水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残炭与液态产物减少,产气量增多,气相中氢气体积分数相应提高到36%;焦油量进一步增加时,气化产率下降,气相中氢气体积分数增幅不大,维持在40%左右。研究污泥/秸秆/焦油的混合热解,在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为污泥、生物质与焦油等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李先达杨志刘光向刘杰章北平
关键词:焦油秸秆共热解产氢
污泥稻秆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不同配比下污泥和稻秆的混合热解协同作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一系列配比的污泥稻秆混合热解实验,借助热重分析仪研究其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污泥、稻秆以及二者混合热解均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在低温阶段,稻秆能提高挥发性特性指数,促进挥发分析出,并存在协同作用;高温阶段该作用并不明显。运用Friedman法和DAEM法对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其结果显示,平均活化能并不是随稻秆比例增加而单调变化,当比例为50%时,平均活化能值最小,分别为179.6 k J/mol(Friedman)和178.5 k J/mol(DAEM),比较一致。
李先达钟振兴杨志刘光章北平
关键词:共热解协同性污泥稻秆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