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湿法脱硫系统和湿式静电除尘器中砷分布及形态分析
- 2020年
- 煤炭燃烧造成煤中As释放,进入到湿法脱硫(WFGD)系统后可转移向石膏,导致石膏在下游生产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释放风险。因此,明确WFGD系统内As的含量分布和形态分布至关重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HPLC-HG-AFS)对燃煤电站WFGD系统中砷的含量分布和形态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X射线荧光分析(XRF)研究了石膏生产过程中的矿物组成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石膏生产过程中固相组分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膏,主要元素组成为CaO和SO_(3),两者总含量在89.97%~95.34%。石灰石中As的含量为1.30μg/g,其中As(Ⅲ)的含量占24%。经脱硫塔内强制氧化将As(Ⅲ)氧化后,石膏浆液中As(Ⅲ)降低10%。石膏浆液中的As经过旋流分离器的筛选分离过程,大部分的As转运到脱硫废水处理过程,减少了进入石膏中的砷含量。石膏中砷含量为1.28μg/g,其中As(Ⅲ)和As(Ⅴ)的比例分别为14%和86%。脱硫废水固相和液相中As的含量分别为8.3μg/g和0.006μg/L。经过废水处理过程,固相中的As几乎被完全脱除,同时液相中的16.7%的As也得到脱除。脱除后的As转移到废水处理产物中,造成As在脱硫废水处理产物的固相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中和箱、沉淀箱和絮凝箱固相组分中As的含量高达5.96,6.13和6.7μg/g,超出石膏中As含量的4~5倍。废水处理过程产物中的As大部分以毒性较小的As(Ⅴ)形式存在,占比超过87%。湿式静电除尘器(WESP)固相灰中As的浓度很高,达到12.5μg/g,WESP灰中主要为As(Ⅴ)并以残渣态形式存在于灰中,不易向环境浸出。
- 张翼陈寅彪张帅余学海李延兵顾永正常林纪禺山黄永达赵永椿
- 关键词:WFGD砷
- 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湿法脱硫和湿式电除尘器中硒含量分布及形态演变被引量:3
- 2019年
- 煤中硒在燃烧后释放到气相中,并吸附于气相中的细颗粒物上,可被燃煤电厂中的湿法脱硫系统(WFGD)和湿式电除尘(WESP)系统捕获,明确Se在湿法脱硫系统及湿式电除尘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和形态分布情况至关重要。基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方法研究了湿法脱硫系统及湿式电除尘系统中关键位置处的硒含量分布和形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燃煤烟气中的硒可被湿法脱硫系统脱除,捕获后的硒在脱硫塔内固相和液相中的含量分别为1.07μg/g和0.123mg/L,在强制氧化作用下,超过80%的四价硒被氧化为六价硒。浆液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后,大部分硒转移到废水处理中。常规废水处理过程只对四价硒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但废水中六价硒占比超过77%,使传统三联箱废水处理工艺无法实现硒的高效脱除,造成现有燃煤电站废水中硒难以脱除。湿式电除尘系统冲灰水固相中硒富集明显,含量达13.9μg/g。液相中硒含量为0.0016mg/L,其中四价硒和六价硒占比分别为34.35%和65.65%。加装湿式电除尘可将难以脱除的气相硒转移到固相灰中,实现燃煤烟气中气相硒的深度脱除,估算机组全年湿式电除尘可脱除烟气中颗粒态硒2.9kg。
- 余学海张翼常林顾永正李增华张帅崔向峥陈寅彪赵永椿
- 关键词: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湿法脱硫硒
- WFGD系统中pH对Hg2+还原释放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湿法脱硫系统对燃煤电站烟气中的Hg^(2+)具有良好的脱除作用,但Hg^(2+)在脱硫系统内会被还原变为Hg^0再次释放,造成汞的二次污染。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温度、SO_3^(2-)浓度以及O_2浓度对Hg^(2+)的还原再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pH值条件下,温度的升高会极大地促进Hg^(2+)的还原释放,溶液中SO_3^(2-)离子浓度的增大会与Hg^(2+)反应生成Hg(SO_3)_2^(2-)从而抑制了Hg^(2+)的还原;pH降低会造成配合物HgSO_3的质子化,促进Hg^0的再释放。O_2的存在会破坏Hg(SO_3)_2^(2-)的稳定性,并且O_2浓度越高这种破坏作用越明显,从而增强Hg^(2+)的还原再释放。同时,在较高pH值环境下,溶液中SO_4^(2-)含量较高进而抑制Hg^(2+)的释放。
- 常林杨建平余学海田冲张军营赵永椿郑楚光
- 关键词:PH值湿法脱硫系统煤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