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养殖条件下3种锦蛇甲状腺相关激素和生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深入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生长情况及与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关系,本研究在蛇类非冬眠时期的5月、7月和9月,以尾静脉采血获得3种锦蛇的血清,检测其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并记录观察期间3种蛇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以及进食量。检测结果,王锦蛇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均低于其他2种锦蛇,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除了赤峰锦蛇外,棕黑锦蛇和王锦蛇的甲状腺素(T4)含量最高值也出现在7月份,与蛇类快速生长的时间相一致。另外,棕黑锦蛇甲状腺素(T4)含量与进食量的相关系数高于赤峰锦蛇和王锦蛇,而其饲料的转化率也高于后两者,其间存在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和变化趋势有着明显的差别,且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与蛇的进食量、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 张冰李丕鹏陆宇燕薛伯强陶思源
- 关键词:锦蛇养殖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 人工饲养条件下棕黑锦蛇肾脏病变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提高人工养蛇的成活率,对实验室饲养的棕黑锦蛇进行初步健康检查。通过解剖观察,发现部分蛇患有肾脏疾病,病变肾脏可分为两类:肾脏水肿和肾脏坏死。组织学观察,棕黑锦蛇肾脏出现了类似哺乳动物病变肾脏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而这两种病变均为肾衰竭的前期表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棕黑锦蛇肾脏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损伤,导致了其生活状态不佳,而引起疾患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于宏珠程建鑫张冰李丕鹏陆宇燕
- 关键词:棕黑锦蛇肾脏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
- 人工养殖棕黑锦蛇体表寄生螨的治疗初探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探索养殖条件下棕黑锦蛇体表寄生虫——螨的有效治疗途径,选用了高锰酸钾、中药液和印楝素乳液对螨虫进行浸浴处理。结果表明:可将螨虫的死亡进程划分为假死、准死和死亡3个阶段;单个螨虫死亡时间顺序是印楝素<高锰酸钾溶液<中药液<自来水;对大量螨虫群体进行浸浴发现,螨虫有聚团漂浮水面的现象,且幼虫处于虫团的表面,印楝素杀虫时间明显快于中药液,而且大群体存活时间长于小群体、幼虫存活时间长于成虫。在浸浴后的蛇体表涂抹凡士林会更好的灭螨,处理3次后即可基本治愈。试验表明,中药煎剂对蛇类螨虫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能较安全的驱除蛇体表寄生虫;印楝素对棕黑锦蛇体表寄生螨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为人工养殖的蛇类防治螨虫寄生拓宽了用药范围。
- 张冰陶思源王珊珊薛伯强李丕鹏陆宇燕
- 关键词:棕黑锦蛇寄生螨高锰酸钾中药液印楝素
- 养殖条件下3种锦蛇血细胞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掌握蛇在养殖状态下的血液学参数,对人工孵化繁育的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进行了比较研究。观测的参数包括血细胞形态和大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3种蛇血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各有不同,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王锦蛇的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为最高;除王锦蛇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仅次于淋巴细胞外,其余2种蛇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仅次于淋巴细胞。特别的是王锦蛇的嗜酸性颗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均高于其他2种锦蛇的2倍以上,而嗜中性颗粒细胞却只有其他2种锦蛇的一半。
- 张冰陆宇燕陶睿薛伯强李丕鹏
- 关键词:锦蛇棕黑锦蛇王锦蛇养殖血细胞血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