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歆秋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得体
  • 1篇得体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角
  • 1篇语法
  • 1篇语法性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知
  • 1篇逻辑
  • 1篇逻辑性
  • 1篇跨学科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

  • 1篇刘春霞
  • 1篇杨永林
  • 1篇张歆秋

传媒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逻辑·语法·认知——一种跨学科的应用视角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从多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语境中的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探讨了逻辑性与语篇构建、语法性与得体性、社会认知与文化解读、跨文化交际与交际原则之间的关系。贯穿于本文讨论的一个理论原则是,新世纪的语言学研究应当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理论进展,促进语言科学的健康发展。有理由认为,建立这样一种新的学科范式,有必要发扬“格物致用”的精神,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在不同的学科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更为健康、和谐的对话机制。本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简短的前言,凸现研究焦点问题。第二部分借助于体裁写作的范例,从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角度,讨论了逻辑训练与篇章构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语言教学与公共标识的英语翻译问题,讨论了语法性与得体性的关系。第四部分通过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探索了社会认知与文化解读之间的紧密关联。第五部分借助于罗杰斯“交际原则”的引入,进一步讨论了“意向性”对于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第六部分为结语,结合语言学最新发展动向,进一步强调了语言学研究多学科、应用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刘春霞杨永林张歆秋
关键词:逻辑性语法性得体性社会认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