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挺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鼠
  • 3篇动物
  • 3篇食蟹猴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毒性
  • 1篇垫料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动物模型建立
  • 1篇动物模型研究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毒性观察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亚油酸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丁卡因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机构

  • 13篇广东省实验动...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天坛生物...
  • 1篇广州春盛生物...

作者

  • 13篇罗挺
  • 8篇贾欢欢
  • 5篇吴玉娥
  • 5篇龚宝勇
  • 4篇黄韧
  • 3篇张钰
  • 3篇关业枝
  • 3篇刘晓霖
  • 2篇赵维波
  • 2篇陈梅丽
  • 2篇杨丰华
  • 2篇陈梅玲
  • 2篇李航
  • 1篇李文德
  • 1篇李青南
  • 1篇王静
  • 1篇高翔
  • 1篇闵凡贵
  • 1篇王晖
  • 1篇王希龙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广东畜牧兽医...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预测各组织器官的潜在毒性反应。方法18只普通级成年食蟹猴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低(每周500 IU/kg)、高剂量(每周1500 IU/kg)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受试品经后肢大腿外侧sc注射给药,每周3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每组处死4只动物(雌雄各半),其余动物停药后进行4周恢复期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情况,并进行体质量、体温、眼科、心电图、血常规、凝血指标、血生化、免疫细胞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8周观察期内,各组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精神状态、体质量、体温、眼科、心电图、凝血指标、血生化、大体解剖等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受试品低、高剂量组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给药后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LYMPH)显著降低(P<0.05),停药4周后RET、PLT及LYMPH恢复正常水平,而RBC、HGB及HCT仍维持较高水平;免疫细胞检查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药4周后高剂量组CD3+T细胞比例显著减少,4周后恢复正常水平;病理检查发现,高剂量组3只动物出现股骨骨髓轻度红系增生。结论给予食蟹猴每周1500 IU/kg(相当于10倍临床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血常规指标及病理学的改变与其药理作用相关。
吴玉娥贾欢欢李云峰李航高洪彬龚宝勇罗挺刘晓霖梁十黄仨凌雪荧郭扬清麦冬梅刘婵曾业文梁金强关业枝
关键词:食蟹猴
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并进行评价,为研究脓毒症致病机制和开发抗炎药物提供模型动物。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小鼠脓毒症,通过动物生存、术后小鼠载菌量、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小鼠的死亡率与盲肠结扎部位密切相关,盲肠结扎50%小鼠12 d存活率在40%左右,结扎75%小鼠4 d全部死亡(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50%结扎CLP小鼠血液和腹腔中载菌量增加,白细胞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CLP小鼠肝转氨酶ALT、AST和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炎症因子IL1α、IL6、IL10、MIP1α、MIP1β、TNFα水平升高。手术后48 h小鼠的肝和肺出现明显组织病理损伤。结论小鼠CLP模型具有典型的脓毒症病理特征,为后期研究抗炎药物的筛选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荆喜中贾欢欢罗挺凌雪荧李韵峰刘书华马俊峰黄韧张钰王晖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小鼠模型炎症反应
基于牛分枝杆菌PPD的猕猴全血IFN-γ释放试验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收集血浆,测定IFN-γ含量。通过分析抗原刺激前后血浆IFN-γ含量变化和刺激指数探讨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TST阳性猕猴血清基础IFN-γ含量明显高于TST阴性猕猴,但离散度都较大。PPD刺激前后,TST阴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而TST阳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刺激指数结果显示,TST阳性猕猴明显高于TST阴性猴(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IFN-γ含量和刺激指数均可作为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评价指标。结论本研究基于小样本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全血IFN-γ释放试验是猕猴分枝杆菌快速诊断的有益补充方法。
闵凡贵郭羽罗挺潘金春刘助红黄树武张钰
关键词:猕猴PPD分枝杆菌
一种灵芝孢子油及其精制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灵芝孢子油的制备及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灵芝孢子油及其精制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灵芝孢子油,其中,总三萜化合物含量≥3.5%,灵芝孢子油中油酸含量≥60%,亚油酸含量≥18%。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灵芝孢子油的精制方法...
黄韧李文德郭扬清林丹荣凌雪荧罗挺何坚陈思羽
文献传递
自发骨与关节疾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
骨与关节疾病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脊柱关节病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WHO将骨关节炎称为"不死的癌症",目前多种骨与关节疾病仍缺乏良好的治疗药物...
贾欢欢罗挺凌雪荧梁十高洪彬吴玉娥关业枝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动物
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的诊断及其骨微结构的改变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进行诊断,并分析其骨微结构的变化,以期建立自发性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3~20岁的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4只,以年龄相近的动物作为对照;利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以此对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进行诊断;利用Micro-CT测量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骨结构,分析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骨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自发性糖尿病组食蟹猴的空腹血糖大于8.0 mmol/L,糖耐量试验120 min时血糖大于10.0 mmol/L,且TG、LDL-C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HDL-C及Crea显著低于对照组,TC及BUN无明显差异,可确诊为自发糖尿病动物;Micro-CT结果显示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骨微结构破坏明显,呈骨质疏松表现,且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骨小梁体积及骨矿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皮质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自发性糖尿病食蟹猴与人类糖尿病患者有着相似的临床特征,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贾欢欢罗晓玲高洪彬梁十罗挺陈结文何积存黄庆宇李永锋卢丽陈梅丽
关键词:食蟹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糖耐量骨结构
不同浓度含铬垫料对小鼠血液学及脏器的毒性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含铬垫料对BALB/c裸小鼠及KM小鼠血液学及脏器的毒性影响。方法制备稳定的不同浓度含铬垫料,48只BALB/c裸小鼠及48只KM小鼠分别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垫料铬含量为(2.30±1.12) mg/kg、低、中和高剂量组垫料铬含量分别为(15.50±0.71) mg/kg、(71.50±3.54) mg/kg和(347.00±35.36) mg/kg。小鼠分别于不同垫料中饲养15周,每周更换1次垫料,每日对动物进行一般观察,于饲养15周采血解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等。结果 BALB/c裸小鼠及KM小鼠饲养于不同铬含量垫料中15周,大体观察未见异常,动物均未见死亡,大体解剖均未见异常;与对照组比较,血常规指标及脏器系数均未见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发现BALB/c裸小鼠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及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水平显著升高,而低、高剂量组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下降,KM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发现,2种小鼠各剂量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肾脏炎性细胞浸润、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及卵巢黄体数量减少等改变。结论本实验垫料中六价铬含量达到(15.50±0.71) mg/kg及以上时可导致BALB/c裸小鼠及KM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睾丸及卵巢毒性。
贾欢欢曾业文罗挺龚宝勇麦冬梅潘迎春赵维波
关键词:垫料BALB/C裸小鼠KM小鼠毒性
盐酸丁卡因胃/肠镜润滑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毒性研究
2024年
通过对比格犬单次灌胃或直肠给予盐酸丁卡因胃/肠镜润滑剂,观察动物的临床反应,测定盐酸丁卡因在体内的浓度,对主要的组织脏器进行大体剖检,并测量脏器重量及系数,以了解其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和毒性反应.将8只普通级比格犬,随机分为灌胃组和直肠组,每只犬分别单次灌胃或直肠给予10 mL盐酸丁卡因胃/肠镜润滑剂(含盐酸丁卡因80 mg).结果显示,各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呼吸和粪便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摄食正常,体重正常增长;与给药前相比,各动物在给药后4 h体温下降、心率减慢、Q-T间期和T波时间延长,为盐酸丁卡因的麻醉药效作用所致;各动物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主要脏器重量和系数及大体剖检均未见明显异常;单次灌胃或直肠给予后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0.63和0.44 h,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20和3.36 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0.44和60.19μg/L*h,提示吸收进入血液的药量较少,大部分留在局部发挥润滑和麻醉作用.
李云峰梁十曾业文罗挺凌雪荧关业枝欧阳惠君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比格犬药动学毒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自发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Tg-huTNFα小鼠),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及其继发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3周龄Tg-huTNFα小鼠分为3组:(1)模型组(Model),每周腹腔注射1次0.1 mL/10 g的生理盐水;(2)huTNFα抗体干预组(Anti-huTNFα),每周腹腔注射1次10 mg/kg的huTNFα抗体;(3)BMSCs干预组(BMSCs),每周双侧膝关节腔各注射1次5×10^(6) Cells的BMSCs。干预期间每周称量1次动物体重,同时对踝关节进行临床评分,各组动物干预10周后处死取材。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细胞、B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液相芯片法检测血清中huTNFα、IL-4及IL-1β含量,HE染色后评价左侧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改变,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右侧股骨骨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MSCs和Anti-huTNFα干预均可缓解Tg-huTNFα小鼠体重的下降,抑制小鼠关节肿大变形,下调外周血huTNFα含量,降低Tg-huTNFα小鼠的关节病理评分,减少关节滑膜和软骨损伤面积。此外,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发现,BMSCs干预可提高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数等,改善Tg-huTNFα小鼠股骨骨结构。结论关节腔注射BMSCs可以显著缓解Tg-huTNFα小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改善股骨骨结构,缓解RA继发的骨量丢失。
吴玉娥曾业文罗挺凌雪荧梁十李航贾欢欢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量丢失
蕨麻小型猪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物模型建立被引量:2
2017年
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蕨麻小型猪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物模型及获得其评价指标。试验方法:蕨麻小型猪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总动脉,采用套管插管戳破部分瓣膜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物模型;检测建模前,建模后即刻及1个月后动物主动脉弓血流峰值速度;血液生理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血压变化。试验结果:建模后即刻及1个月后主动脉弓血流峰值速度增加;血压降低;血液生理学指标无显著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中ALT、AST、CK、LDH建模1个月后显著升高,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总动脉套管插管建立蕨麻小型猪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效果可靠,建模后1个月不会发生自愈,初步获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物模型评价指标。
龚宝勇刘晓霖谭伟江罗挺王希龙杨丰华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