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芸
-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免疫力低下患者178例作为研究资料,各收集痰标本2份,其中一份用于PCR扩增,另一份经培养后若观察到真菌或可疑菌落,则提取后在此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3种方法对真菌的检出情况、真菌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78份痰标本经平板培养可观察到107份真菌生长,其余71份未见真菌生长。挑取真菌及可疑菌落行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15、63份。对痰标本直接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24、54份。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大多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仅3份是曲霉菌感染。内对照扩增验证结果显示有1份阴性标本存在扩增抑制现象。3种方法的真菌阳性率: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种方法诊断效能总体趋势: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其中直接PCR法与痰培养后PCR法的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直接PCR法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结论: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直接PCR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
- 施瑞洁弥鹏范芸李玲李博刘文康
- 关键词:痰标本真菌检测
- 检验科用血液混合摇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验科用血液混合摇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与同一个圆轴,圆轴上转动套设有...
- 范芸刘尧
- 文献传递
- 7363例呼吸道九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736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九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某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736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MP)、Q热立克次体(Q fever rickettsia,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A,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B,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s)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7363例患者中,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4.65%(1079/7363),单一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2.06%(888/7363),其中各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MP 9.86%(726/7363),RSV 1.51%(111/7363),INFB 1.40%(103/7363),PIVs 0.83%(61/7363),ADV 0.53%(39/7363),INFA 0.16%(12/7363),CPn 0.11%(8/7363),COX 0.01%(1/7363);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1.22%(90/7363);其中2种病原体同时感染检出率为1.07%(79/7363),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MP+INFB、MP+RSV和MP+PIVs;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0.14%(11/7363),主要为MP+INFB+PIVs。结论某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MP、RSV及INFB为主。
- 归巧娣宫艳艳范芸武建财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法病原体
- 纠正糖代谢异常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关联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纠正糖代谢异常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糖代谢异常患者1 308例,根据有无进行糖代谢纠正治疗分入暴露组(777例)和非暴露组(531例),回顾性随访至2022年12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消化系统肿瘤发生情况及发生肿瘤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1例,死亡9例。暴露组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率(3/777)低于非暴露组(28/531)。暴露组死亡率(1/777)低于非暴露组(8/53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纠正糖代谢异常为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保护因素(HR值<1,P<0.05);FBG增高、合并脂代谢异常、脉压差升高、恶性肿瘤家族史、饮酒则表现为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危险因素,(HR值均>1,P<0.05)。结论 纠正糖代谢异常对于减低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具有积极意义,FBG增高、合并脂代谢异常、脉压差升高、恶性肿瘤家族史、饮酒患者应特别注意发生糖代谢异常后及时纠正。
- 范芸迟洁范瑾依王银坤郑霄
- 关键词:糖代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队列研究
- 2013-2015年陕西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血培养革兰阳性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 归巧娣任健康苍金荣宫艳艳范芸
- 检验科用试管震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检验科用试管震荡装置,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盒,所述矩形盒内设置有升降可调式试管快插机构以及与升降可调式试管插装机构相配合的循环震荡机构,所述升降可调式试管快插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盒内的回形架,且回形架的...
- 范芸刘尧
- 文献传递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的分级标准Child A级组23例、Child B级组52例、Child C级组35例。比较三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Child A级组、Child B级组和Child C级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C级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91.39±24.67)高于Child B级组(38.26±9.36)和Child A级组(29.55±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ld B级组(38.26±9.36)和Child A级组(29.55±6.97)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高。
- 杨娜范芸迟洁王丹丹
- 关键词:透明质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生存期
- 不同类型肺炎患儿血清hs-CRP和PCT及部分外周血T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部分外周血T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120例肺炎患儿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成细菌组(细菌性肺炎,n=67)、病毒组(病毒性肺炎,n=33)及支原体组(支原体肺炎,n=20),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3个肺炎组患儿于入院次日、对照组儿童于体检时检测血清hs-CRP、PCT水平并计算PCT阳性率,同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4+CD25+、CD8+及CD4+/CD8+水平。结果:各组儿童血清hs-CRP水平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血清PCT水平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病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血清PCT阳性率比较,细菌组>支原体组和病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病毒组外,细菌组与支原体组的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肺炎患儿的机体内免疫功能均受到影响,血清hs-CRP及PCT水平可以辅助鉴别诊断肺炎的感染类型。
- 范芸归巧娣施瑞洁解娟刘尧
- 关键词:T淋巴细胞肺炎
- 2014-2016年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2016年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net软件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2016年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2014-2016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305株,每年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89株、100株、116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85.6%,其次为血液占3.3%,再次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占2.3%。对鲍曼不动杆菌最为敏感的药物是多粘菌素B,耐药率仅1.7%~6.5%;其次为米诺环素,耐药率为9.9%~14.9%,其余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2016年ICU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且多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高度重视。
- 归巧娣解娟范芸宫艳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ICU耐药分析
- 陕西地区26 140份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报告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报告各指标不同孕周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建立该地区孕中期不同孕周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26 140例自然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血清生化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描述不同孕周孕妇筛查指标的参考区间及中位数。结合产前检查资料用软件评估计算21-三体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风险率,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量、不同孕周孕妇DS、ES、NTD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孕中期不同孕周血清DS筛查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AFP、uE3水平从孕14~21周逐步上升而HCG值从孕14~21周逐步降低。26 140例孕妇中DS高风险1 841例(7.04%)、ES高风险166例(0.64%)、NTD高风险456例(1.74%)。不同年龄组间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35岁组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不同年龄组间孕妇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不同体质量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体质量组孕妇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体质量>65kg组的孕妇DS、ES筛查高风险率高于其他体质量组(P<0.05);不同孕周组孕妇DS、ES、NTD筛查高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筛查高风险率在孕14、15周与其他孕周(16~21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筛查高风险率在孕14、15周与孕16~19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TD筛查高风险率仅在孕15周和19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该地区孕中期不同孕周血清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参考区间及中位数参考值意义重大;高龄及高体质量孕妇患DS、ES的风险提高,育�
- 沈鑫孙杨翟卫斌袁晓华范芸黄晓燕徐翠香
- 关键词: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