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亮
- 作品数:61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组用于检测香菇杂合子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组用于检测香菇杂合子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分子标记位点位于香菇交配型因子的保守序列上,标记位点因染色体交换发生缺少的概率极低,可快速、准确的鉴定两亲本的所有单孢配对的杂交...
- 吴圣进陈雪凤赵承刚刘增亮张雯龙
- 百香果响应烟草疫霉侵染的分子机制及基因挖掘
- 2024年
- 【目的】在转录水平上分析百香果响应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侵染的表达模式,挖掘抗性相关基因并解析其作用机制,为利用分子手段进行百香果抗病性状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打下基础。【方法】以百香果主栽品种钦果9号为试材,对烟草疫霉侵染12、24、48、72和96 hpi钦果9号进行组织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构建钦果9号响应烟草疫霉侵染的转录组,使用DESeq分析基因表达差异,以P<0.005、错误发现率(FDR)≤0.001和|log2 Ratio|≥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BLAST2GO和KOBAS2等进行DEGs的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明确钦果9号响应烟草疫霉侵染的主要通路和代谢途径;挖掘与植物抗病相关代谢通路的DEGs并利用MeV软件绘制基因表达热图,分析其在烟草疫霉侵染钦果9号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表达量差异与转录组数据的一致性。【结果】烟草疫霉侵染钦果9号初期叶片无明显症状,侵染48hpi叶片出现褪绿,随着侵染时间不断延长,病斑颜色变深并不断扩大呈明显棕色枯斑;从侵染12hpi开始所有处理组钦果9号叶片中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4 hpi时SOD活性达最高值,表明侵染初期烟草疫霉已开始从伤口侵入钦果9号叶片。转录组分析共筛选获得7163个DEG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菌互作、苯丙烷类生物合成、MAPK信号途径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等与植物抗病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表明这些通路在转录水平上是百香果响应烟草疫霉侵染的主要代谢途径。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中的PR1、CERK1、RPM1、CDPK和CML等基因,茉莉酸(JA)/乙烯(ET)信号途径中的JAR1、JAZ2、ERF1、EBF1和ERS等基因,以及次生代谢相关的CAD6、4CL、POD、CHS和LDOX等基因均在感染烟草疫霉的钦
- 孙嘉曼陈格陈格罗海玲黄永才刘增亮张进忠
- 关键词:百香果烟草疫霉分子机制基因挖掘
- 一种奈氏西地西菌的PCR检测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 刘增亮陈雪凤吴圣进张雯龙
- 黄斑病是秀珍菇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中国秀珍菇主产区均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严重阻碍了秀珍菇产业发展。前期研究表明黄斑病的病原菌是奈氏西地西菌(Cedecea neteri)(liu,2021),该病原菌还可以危害双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斑病秀珍菇试剂盒
- 广西东南沿海生姜茎腐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茎腐病是生姜种植业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具有发病时间短、病程进展快、病株致死率高的特点。本研究从广西东南沿海生姜种植区采集到生姜茎腐病病株,经过分离纯化得到多个腐霉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将病原菌鉴定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该病原菌的鉴定,对控制广西地区生姜茎腐病的发生和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龙艳艳刘增亮汪茜龙游张金莲陈廷速
- 关键词:生姜茎腐病
- 金香194菌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金香194菌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引物对命名为PF3‑R1;其上游引物序列为:5’‑GGAGAGGGAGAGAGAAAACGA‑3’;下游引物序列为:5’‑AGAGAGGGAAGAGGAG...
- 吴圣进张雯龙刘增亮陈雪凤 蒋建明
- 鉴别香菇双单杂交杂合子的引物及其鉴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鉴别香菇双单杂交杂合子的引物及其鉴别方法,本发明的引物P1和受体融香7号的特异性引物d引物对和e引物对都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别以香菇融香7号为供体、以商品菌株808的单孢菌株为受体的双单杂...
- 吴圣进陈雪凤刘增亮张雯龙蒋建明
-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对生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研究盆栽条件下,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种类对生姜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在生姜根内的定殖情况。采用生姜组培苗,于幼苗期分别接种12株AMF进行生姜农艺性状比较试验,在温室盆栽接种后每隔30 d对生姜根系进行取样分析,比较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的大小,以观察不同AMF菌株对生姜苗的侵染动态。结果表明,所有接种AMF组的生姜植株,其生长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合不同菌株在根系的侵染率,筛选出生姜AMF优势种类为: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隐形球囊霉(Paraglomus occltum)、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说明苗期接种这4个优势菌种,能够促进生姜生长,是适宜生姜生长的优良AMF菌株。
- 汪茜包涵张金莲宋娟宋娟刘增亮黄京华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农艺性状侵染率优势菌株
- 施硼方式对番木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施硼方式对番木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可丰富番木瓜硼素营养研究,并为番木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铃’番木瓜为供试材料,经不施硼素2个月的预处理后,设置土壤施硼、叶面喷施硼、树干注射施硼3种不同方式的施硼处理,以不施硼为对照,分别于施硼0、10、20、40 d后测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第40天对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方式施硼处理后,‘红铃’番木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越高则净光合速率也越大。处理10天时,各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大小为树干注射施硼>叶面喷施硼>土壤施硼>不施硼,且差异性显著,说明不同方式外源施硼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木瓜叶片光合作用;处理40天时,树干注射施硼处理番木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仍能维持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方式的施硼处理。不同方式的施硼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番木瓜果实畸形率,提高果实中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果实品质。【结论】番木瓜对硼素敏感,不施硼素2个月后,不同方式的施硼处理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番木瓜叶片的光合作用,显著降低番木瓜果实畸形率,提高果实品质。其中,叶面喷施硼处理缓解缺硼症效果前期较好,但效果持久性较差;土壤施硼不仅缓解效果不佳且作用缓慢;树干注射施硼具有时效长、吸收快、环境友好等特点。综上所述,推荐‘红铃’番木瓜的施硼方法采用树干注射的方式。
- 周双云刘增亮唐文忠张继尧金燕龙兴方仁安振宇
- 关键词:番木瓜缺硼光合特性果实品质
- 耐碱香菇菌株金香194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耐碱香菇菌株金香194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耐碱香菇菌株金香194保藏编号为CGMCCNO.40137,该菌株与现有的香菇菌株相比,具有耐碱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霉菌性,碱性条件下生长能力优于目...
- 吴圣进陈雪凤张雯龙刘增亮蒋建明
- 硼对果树品质影响和果树缺硼矫正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硼不仅是果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对果实的外在品质、内在品质和产量均有着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了硼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硼对果实产量、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硼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及缺硼矫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影响果树硼肥使用因素和硼肥施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果树种植行业生产高产优质果实提供参考。
- 周双云刘增亮唐文忠张继尧金燕龙兴方仁安振宇
- 关键词:硼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