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辉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株抗汞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含汞废水治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从汞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一株抗汞真菌菌株GX-4,经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GX-4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同源性达到99%。采用GX-4吸附去除含汞废水中的Hg^(2+),考察反应时间、Hg^(2+)初始浓度、pH和GX-4菌悬液投加量对Hg^(2+)去除率的影响,观察GX-4吸附Hg^(2+)前后的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30~60min为GX-4对Hg^(2+)的快速吸附阶段,在处理Hg^(2+)初始质量浓度低于0.50mg/L的含汞废水时,出水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限值要求;GX-4菌悬液的最佳投加量为1.0~2.0g,最佳pH为5。对吸附Hg^(2+)后的GX-4菌株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菌能够有效吸附Hg^(2+),并将吸附在细胞壁上的Hg^(2+)转化为稳定的沉淀物。
- 赵盛开张梅华潘利祥孙璐朱彤王昕竑蒋继宏王立辉姜朵朵于松
- 关键词:汞污染真菌菌株生物吸附
- 大气汞来源、去向与形态分布研究概述被引量:5
- 2015年
- 大气汞来源主要有自然来源、人为来源、大气汞再释放。本文对大气汞主要去向——干湿沉降进行介绍,综述了大气汞形态与行为,指出大气汞形态转化主要为元素态汞和颗粒态总汞之间的转化,大气汞形态受地域因素、季节变化、昼夜更替、气象条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对今后大气汞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王立辉严超宇
- 关键词:大气汞
- 土壤中汞的来源及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概述被引量:20
- 2015年
- 介绍了土壤中汞的来源,综述了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2种常用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热解析修复技术,3种新兴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修复技术。最后对土壤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王立辉邹正禹张翔宇赵盛开潘利祥
- 关键词:汞污染土壤
- 土壤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汞作为常温下唯一的一种液态金属,在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极易造成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是一种用于土壤汞污染治理的重要修复技术,该技术因具有修复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对现有的土壤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评述,主要涉及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动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植物修复技术主要研究汞在植物体内代谢机理和规律,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侧重于利用外源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汞,动物修复技术研究较少,目前仅见有关蚯蚓富集汞的报道。现代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包括土壤化学、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融合性技术,借助这些学科力量可以对植物提取汞根际微界面过程和植物体内微界面过程、微生物和动物汞富集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综述最后对目前土壤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了汞污染生物修复领域存在的几大问题以及研究方向。
- 王立辉严超宇王浩张翔宇
- 关键词: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