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徐孟丹

徐孟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干细胞
  • 4篇成骨
  • 3篇细胞
  • 3篇裸鼠
  • 3篇拉布拉多
  • 3篇拉布拉多犬
  • 3篇基质干细胞
  • 3篇成骨能力
  • 2篇牙周
  • 2篇牙周膜
  • 2篇异位成骨
  • 2篇细胞裸鼠
  • 2篇磷酸三钙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Β-磷酸三钙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长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徐孟丹
  • 3篇邹多宏
  • 2篇周咏
  • 1篇陶庭亮
  • 1篇王元银
  • 1篇张旭
  • 1篇许晓波
  • 1篇郑文龙
  • 1篇吴涛
  • 1篇鲍利红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拉布拉多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膜基质干细胞细胞裸鼠皮下成骨能力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加入骨向诱导液进行培养,观察比较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和牙周膜基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
徐孟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定量时间空间控制在生长因子促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低血性疾病危害性大,致死、致残率高,已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而血运重建对低血性疾病有明显疗效。血管发生和成熟需要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质量浓度下共同作用,正常的脉管系统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确控制。在不同的时间和特定的微环境下,同一种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亦不相同,也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VEGF受体和低氧诱导因子等。在血管生成和组织功能重建过程中,血管新生的方向性受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分支形态发生也受VEGF空间梯度的高度调节,体现出VEGF表达的空间分布特性。血管生长因子的时间空间控制需建立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定量标准,从而精确地控制损伤组织部位血管形成;寻找合适的传递系统,使组织内生长因子达到特定的部位。了解血管生长因子的时间、空间特性对新生血管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利用血管生长因子的这一特性,将为治疗血管性疾病提供更多的选择。
徐孟丹邹多宏
关键词:血管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犬牙槽骨干细胞与髂骨骨髓干细胞成骨能力的体内实验比较研究
2018年
目的比较拉布拉多犬牙槽骨干细胞(Al-BMSC)与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BMSC)促进犬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修复以及与种植体实现骨结合的能力。方法构建拉布拉多犬下颌骨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植入β-TCP+Al-BMSC、β-TCP+I-BMSC及单纯β-TCP。术后4周、8周、10周分别注射荧光标记物四环素、钙黄绿素与茜素红,术后12周获取标本进行荧光标记组织学分析以及硬组织切片组织学分析。结果荧光标记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β-TCP+Al-BMSC组和β-TCP+I-BMSC组的荧光表达量均比单纯β-TCP组多(P <0. 05)。β-TCP+Al-BMSC组与β-TCP+I-BMSC组的荧光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组织切片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β-TCP+Al-BMSC组和β-TCP+I-BMSC组的新骨形成面积均比单纯β-TCP组多(P<0. 05),β-TCP+Al-BMSC组和β-TCP+I-BMSC组间的新骨形成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TCP+I-BMSC组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率高于β-TCP+Al-BM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l-BMSC和I-BMSC均可促进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的修复,两者的成骨能力没有明显差异。IBMSC可以促进更多的种植体周围骨结合。
顾旷周洁周咏吴涛吴涛王默涵徐孟丹邹多宏王元银
关键词:Β-磷酸三钙
拉布拉多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膜基质干细胞裸鼠皮下成骨能力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加入骨向诱导液进行培养,观察比较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牙周膜基质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
徐孟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裸鼠异位成骨
前牙美学修复中不同临时修复体作用效果的评价与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价间接-直接法制作的临时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共48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接-直接法制作临时修复体;对照组采用直接法流体树脂材料制作临时修复体,并详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边缘适合性、复诊时临时修复体情况、牙龈状态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边缘适合性、复诊时临时修复体情况及牙龈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接-直接法制作的临时冠优于直接法,同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陶庭亮徐孟丹许晓波张旭邓超鲍利红
关键词:临时冠前牙美学口腔修复
拉布拉多犬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牙周干膜细胞裸鼠皮下成骨能力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拉布拉多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拉布拉多犬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分别与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后成骨能力的差异。方法实验分为3组:β-TCP组、犬BMSCs/β-TCP复合体组、犬PDLSCs/β-TCP复合体组。体外培养犬BMSCs和犬PDLSCs,扩增后取第3代细胞分别接种于厚2 mm、6 mm的圆柱形β-TCP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黏附情况。裸鼠皮下植入各组细胞材料复合物。8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新骨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扫描电镜结果可见犬BMSCs和犬PDLSCs均可在β-TCP支架材料上正常生长。裸鼠皮下实验中,犬BMSCs/β-TCP复合体组和犬PDLSCs/β-TCP复合体组都有骨样组织形成,犬BMSCs/β-TCP复合体组中骨钙素(OC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表达量略高于犬PDLSCs/β-TCP复合体组。结论两种细胞经体外诱导后都具有一定的成骨性能,其中BMSCs的成骨能力较PDLSCs的成骨能力强。
徐孟丹周咏邹多宏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Β-磷酸三钙裸鼠异位成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