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急诊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寻找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新指标。方法 152名急诊入院的胸痛患者,确诊为主动脉夹层(Ⅰ组)21例,肺血栓栓塞症(Ⅱ组)45例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Ⅲ组)86例。入院后24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查D—dimer、血脂、肌酸肌酶、血沉及C反应蛋白,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并对年龄、心率等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主动脉夹层组血清D—dimer的水平明显高于肺血栓栓塞症组(P=0.001)和急性心肌梗死组(P<0.001)。主动脉夹层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肌酶(CK)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而C反应蛋白高于后者。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血沉、C反应蛋白高于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后者。3组间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主动脉夹层组血清D—dimer的水平明显增高,急诊胸痛患者血清D—dimer水平的明显增高要警惕主动脉夹层。
- 杨中苏常宇锋闫慧王攀杨新春那开宪
- 关键词:D-二聚体急诊胸痛肺血栓栓塞症主动脉夹层
-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缩后收缩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人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局部心肌,获得不同节段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的峰值速度(VS、VIR)、应变率(SRS、SRIR)、应力(εS、εIR)等。结果正常组的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前壁的基底、心尖段。梗死组的病理性PSS等容舒张期峰值速度增大,持续的时间延长。梗死组有92个节段VIR>VS,结合应变率和应力分析,39个节段在等容舒张期主动收缩;12个节段为矛盾运动,其中8个节段是主动与被动活动的混合。结论病理性和生理性PSS有明显差别。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有助于理解病理性PSS的机制,并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 张涓闫慧杨新春崔亮吴雅峰王丽吴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塞收缩后收缩
- 主动脉夹层42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36例。按照Stan...
- 杨新春闫慧王攀常宇峰杨中苏
- 文献传递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是一项应用多普勒原理分析心肌组织运动的一项超声新技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心功能下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等,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并且具有无创、可重复等优点,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室壁运动、心肌存活性、预后等方面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 闫慧张涓杨新春
-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与高血糖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ST段回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入选AMI患者 80例 ,急诊入院后 90min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 0到 1级 ,PCI后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恢复到 3级。术前常规心电图、生化与cTnI检查及抗栓治疗。术后 0 5h行心电图检查 ,1周后复查心电图。按血糖水平分为两组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Ⅰ组 (41例 )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Ⅱ组 (39例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 ,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 ,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抬高的ST段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其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程度受高血糖的影响。高血糖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及凝血系统 ,影响心肌的微循环灌注。
- 徐援常宇锋杨中苏闫慧王攀杨新春
- 关键词:ST段高血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