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群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内蒙古盐碱湖一株编码细菌视紫红质的嗜盐古菌bop基因全序列克隆及表达
- 2016年
-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由bop基因编码的唯一膜蛋白,具有光推动质子泵的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为了研究高表达且具有生物活性的BR蛋白,应用PCR扩增技术,从内蒙古额吉淖尔盐碱湖分离得到的一株嗜盐古菌中扩增得到bop基因全序列;并构建了具有His6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IM-1,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BR;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bop基因全序列开放阅读框为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含有重组质粒p ET28a-IM-1的阳性菌株在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了分子量约为25 k Da的BR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该BR蛋白结构在古菌与细菌中具有相对较高的保守性,这与其质子泵功能密切相关。该BR蛋白为新发现的细菌视紫红质,其基因序列已递交Gen Bank,其登录号为KT873301。
- 王海娟呼都特刘超群宝力德
- 关键词:细菌视紫红质SDS-PAGE
- 泉古菌Pyrobaculum calidifontis的QueF-like酶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古菌又称为古细菌、太古菌、太古生物或者古核生物。古菌又分为两类: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
- 刘超群宝力德
- 采油污水对斑马鱼SOD活性的影响
- 2016年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防御系统中重要的一种酶。通过研究采油污水对生物体内SOD活性的影响,可以判断采油污水对生物体产生的毒害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本实验采用斑马鱼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色法和酶液提取技术,以不同浓度的采油污水胁迫培养斑马鱼,然后测定斑马鱼的头部、肌肉和内脏中SOD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采油污水胁迫培养的斑马鱼体内的SOD活性的变化与污水的浓度也就是污染物胁迫强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其中以斑马鱼头部的SOD活性变化最为显著,在无采油污水胁迫的对照组中斑马鱼头部的SOD活性为16.73U/mg,而在采油污水稀释浓度为0.03的全致死组中培养的斑马鱼头部的SOD活性为239.09U/mg。说明在没有采油污水污染的情况下斑马鱼的SOD基础活性比较低,在全致死浓度时其活性在斑马鱼头部中上升了14倍左右,变化非常明显。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斑马鱼头部的SOD活性的变化去判断斑马鱼是否受到水中污染物的毒害,进而判断环境污染的程度,为环境检测提供实验依据,为采油污水的综合化处理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简便的检测手段。另外本研究发现在大庆地区采油污水中斑马鱼全致死浓度为该污水的33倍稀释浓度,反映出目前大庆地区的水源被采油污水污染较严重。采油污水的排放质量不达标,急需加强对采油污水的排放进行治理,改善大庆地区水源环境质量。
- 刘超群吴杨张薇徐长君宝力德
- 关键词:采油污水斑马鱼SOD环境污染
- 采油污水对斑马鱼POD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研究采油污水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将采油污水分别稀释为1.5%,1.9%,3.0%的浓度梯度,利用提取酶液技术和比色法,检测经采油污水处理的斑马鱼头部、肌肉、内脏的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进而确定不同浓度的采油污水对斑马鱼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头部对照组POD酶活性为0.64 U·mg-1,1/4致死浓度组POD酶活性为0.8 U·mg-1,半致死浓度组POD酶活性为1.76 U·mg-1,全致死浓度组POD酶活性为2.4 U·mg-1;肌肉对照组和内脏对照组情形与此相似。结论是随着采油污水浓度的增加,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增多,斑马鱼体内POD酶活性变大说明采油污水已对斑马鱼产生了毒性影响。为此必须严密关注采油污水的处理工作,以防造成环境污染。
- 张薇徐长君吴杨刘超群
- 关键词:采油污水斑马鱼POD酶急性毒性
- 泉古菌Pyrobaculum calidifontis的QueF-like酶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古菌又称为古细菌、太古菌、太古生物或者古核生物。古菌又分为两类: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在很多古菌tRNA的第15位置上人们发现了古嘌苷,古嘌苷(Archaeosine...
- 刘超群宝力德
- 文献传递
- 大庆油田采油污水对斑马鱼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研究大庆油田采油污水对生物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毒性效应,判定采油污水对生物体的损害程度。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利用大庆油田不同稀释倍数(66.7倍、52.6倍、33.3倍)的采油污水胁迫培养斑马鱼,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斑马鱼的不同部位CAT的变化情况,研究采油污水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和环境条件下,随着采油污水稀释倍数的减小,斑马鱼的不同部位的CAT含量呈增加趋势,当达到一定稀释倍数时CAT的增长发生抑制,CAT含量减少,斑马鱼的生理状况也随之产生变化,甚至死亡。为此需要重视对大庆油田采油污水排放的监管、规范和治理。
- 吴杨徐长君刘超群张薇
- 关键词:采油污水毒性效应过氧化氢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斑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