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曦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振动与波
  • 2篇船舶
  • 1篇大质量法
  • 1篇液压
  • 1篇液压泵
  • 1篇液压泵站
  • 1篇圆柱
  • 1篇圆柱壳
  • 1篇噪声
  • 1篇噪声特性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控制
  • 1篇振动主动控制
  • 1篇整改
  • 1篇散射
  • 1篇散射矩阵
  • 1篇声固耦合
  • 1篇声特性
  • 1篇声学
  • 1篇声学优化

机构

  • 9篇中国船舶及海...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叶曦
  • 2篇王献忠
  • 2篇刘见华
  • 1篇李宁
  • 1篇朱翔
  • 1篇姚熊亮
  • 1篇张阿漫
  • 1篇李天匀
  • 1篇李江涛
  • 1篇李宁
  • 1篇孙永华
  • 1篇初文华

传媒

  • 2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应用声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船舶
  • 1篇船舶力学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负泊松比格栅对夹层板的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2025年
以负泊松比复合材料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对其振动特性展开研究。首先,设计并制备了夹层板模型,对其进行空气中的强迫振动试验;然后,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夹层板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探究了芯层中格栅截面的形式、角度、厚度以及格栅材料对整体夹层板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芯层等效密度相同时,内凹六边形格栅更有利于结构的减振设计;结构振动响应随截面角度的减小而减小;截面厚度变化对不同频段内振动响应曲线影响不同,但对响应的峰值大小影响较小;格栅材料为增强碳/玻璃混杂纤维的夹层板振动响应最小。
邵岳川王献忠马伟佳齐文超叶曦詹必鑫
关键词:负泊松比复合材料夹层板减振设计
某舵机液压泵站异常振动分析及治理
2025年
液压泵站作为目前船用舵机的主要动力源,其振动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振动噪声水平。在某型船试航试验中发现其舵机液压泵站出现振动异常现象,无直接激励源的舵机液压泵站油箱基座的振动值相比舵机液压泵站油泵浮筏基座明显偏大,与设计不符,无法满足该船型的振动噪声控制要求。通过测试分析发现舵机液压泵站的油泵与油箱之间连接软管出现振动“短路”现象,经过设计与分析确定整改方案,并通过实船振动测试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对其他类似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陈林王洪富周全叶曦刘见华
关键词:振动与波管路振动控制整改
热环境下功能梯度圆柱壳的频散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经典壳体理论推导了温度场作用下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自由振动方程,研究了沿厚度方向不同温度分布对功能梯度壳体频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径向弯曲运动为主的传播波受热效应影响较为显著;温度效应对近场衰减波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弱;共轭衰减波向近场衰减波转化的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满足一维稳态热传导条件的温度分布相比,壳体最大温升相同时,均匀升温对壳体频散特性的影响较大。该文结果可为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在热环境中的波动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叶曦孙永华刘见华姚熊亮
关键词:圆柱壳功能梯度材料频散
主被动一体化隔振装置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舰艇舱室设备存在的多激励、低频谱振动问题,开展振动主动控制主被动一体化隔振装置研究,为构建基于浮筏隔振设计的主动控制系统奠定了理论和工程基础。首先,基于电磁作动原理初步设计电磁作动器,通过对动子和定子形态及间隙、线圈匝数、倒角形式及大小等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其次,基于COMSOL建模进行电磁特性、发热特性仿真分析;最后,基于浮筏隔振装置隔振、承载及安装需求,设计研制了主被动一体化的隔振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次级力源出力特性要求。
石慧闫政涛李赫叶曦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浮筏隔振主动隔振
T型三通水管路噪声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水管路系统工作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管路振动和流噪声。作为偶极子声源,充液管路内湍流激发的脉动压力会形成流噪声,且激励管壁产生流激振动噪声。为了揭示水管道系统的流激振动噪声与流噪声特性的区别,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厚度的充液管路声学模态、结构模态以及耦合模态进行计算;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联合声学边界元的混合计算方法探讨变流速下流噪声与管路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分析变流速下流噪声与流激振动噪声特性,变厚度下流激振动噪声特性;将变流速及变厚度管路的流噪声和流激振动噪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流噪声的峰值频率受管路声学模态的影响,随着流速的增加流噪声能量会增加但峰值频率不变;而流激振动噪声的峰值受管路耦合模态的影响,厚度增加导致模态变化,峰值频率改变;流噪声幅值要大于流激振动噪声幅值。
李宁李宁林鸿洲王献忠王献忠
关键词:流噪声
近自由液面气泡与冲击波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为了研究自由液面、气泡与冲击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基于间断迦辽金法,结合Level Set与Real Ghost Fluid方法,分析复杂流场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及气泡运动特性,描述流场内各种波系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结果]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流场生成的复杂波系中包含多个稀疏波和冲击波。自由液面减缓了气泡的溃灭速度,而入射冲击波则加快了气泡的溃灭速度,并使自由液面的上拱运动增大。[结论]所得结果可为水下爆炸对舰船结构的毁伤机理提供参考。
叶曦初文华陈林张阿漫
关键词:气泡自由液面冲击波
回传射线矩阵法在周期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2020年
回传射线矩阵法(MRRM)是Pao和Howard等人在分析二维框架的动态响应时提出的。对于一维周期结构结构,其周期性结构排列的思想与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单元划分思想较为吻合;采用回传射线矩阵法计算一维周期结构结构的传输特性曲线,经过单元的划分与节点的定义,建立对偶坐标系,在单元范围内求解对应的相位关系矩阵;节点处,结合外力源向量,根据力平衡关系以及位移协调关系得出单元关系矩阵;通过引入转换矩阵以及对总体关系矩阵的组装,建立总体结构的回传波矩阵。在此基础上求解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出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一维等截面周期结构对于轴向波的传输特性,并且与有限元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该算法计算的正确性。
陈林布英磊叶曦王青山
关键词:回传射线矩阵法散射矩阵
船舶动力设备基座减振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考虑设备的激励特性,对某型船柴油发电机组隔振装置基座进行减振优化设计。采用针对特征峰控制的结构优化以及施加阻尼的措施,以传递到基座根部船体结构处的振动加速度水平为评价指标,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局部结构加强以及不同阻尼敷设区域、阻尼厚度和阻尼形式等因素对基座减振效果的影响。结合重量、工艺等因素,提出基座减振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优化方案的减振效果。实测结果表明,优化后基座在10 Hz~5 kHz频段内减振效果提高了4 dB。
张鑫李坚波陈林李江涛叶帆叶曦
关键词:振动与波声学优化减振阻尼模型试验
船舶机械低频声-固耦合数值模型中激励施加方式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声固耦合数值模型在预报低频机械噪声时克服了传统流固声数值模型分步计算的不足。常用的声-振分析软件如Virtual.Lab的直接声振耦合统一求解算法不能直接施加设备的加速度激励,常采用大质量法将设备机脚的加速度激励转化为力激励。论文基于结构有限元/声学自动匹配层(FEM/AML)声固耦合方法,提出将激励直接施加到设备质心处的简化大质量法。机械噪声预报结果与传统大质量法、流固声方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声固耦合数值模型预报船舶机械噪声时,可采用简化的大质量法将加速度激励转化为力激励,并作为输入直接施加到设备质心处。
刘晗叶曦李天匀朱翔
关键词:辐射噪声大质量法声固耦合振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