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智博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1篇低氧
  • 1篇雨季
  • 1篇溶氧
  • 1篇丝状菌
  • 1篇丝状菌膨胀
  • 1篇去除率
  • 1篇呼吸速率
  • 1篇活性污泥

机构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挪威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李志华
  • 2篇马智博
  • 1篇杨成建
  • 1篇李汝佳
  • 1篇张亚伟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呼吸图谱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前对污泥丝状菌膨胀的研究主要关注出水水质和沉降性等特征,而鲜有关于活性污泥微生物生理状态的报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降低SBR系统中溶解氧(DO)这一引发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典型条件,研究了污泥丝状菌膨胀过程中微生物受冲击过程中呼吸图谱与亲和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DO初期,微生物进入生理适应期,其特征为活性污泥内源比耗氧呼吸速率(SOURe)突然上升,自养菌比耗氧呼吸速率(SOURn)大幅下降,异养菌比耗氧呼吸速率(SOURc)小幅下降后迅速上升,同时氧亲和系数KO突增;维持低DO时期特征为出水水质和沉降性恶化,但SOURn和SOURc均恢复至较高水平,且COD亲和系数KS和氧亲和系数KO逐步减小,从理论上证明了低DO环境下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使出水水质更好,也就说明微生物通过适应性调整可以适应低DO环境,从呼吸代谢和动力学参数的角度验证了"低氧曝气理论"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于污水处理厂节能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马智博李志华杨成建贺春博秋亮张晶
关键词:丝状菌膨胀
雨季冲击条件下活性污泥呼吸图谱的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模型实验考察了雨季合流污水水量冲击以及冲击过后恢复初始状态过程中活性污泥的呼吸图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雨季冲击下好氧池污泥浓度降幅较自、异养菌呼吸速率大;异养菌呼吸速率降幅较自养菌大。而COD去除率降幅小,NH_4^+-N去除率降幅大,与自养菌、异养菌呼吸速率的降幅不一致。表明异养菌虽受冲击影响较大,但因其所占污泥比例仍较大,COD处理的缓冲能力大;自养菌占污泥比例较小,虽受冲击的影响较小,但对NH_4^+-N处理的缓冲能力较小;另一方面,大雨冲击下自养菌呼吸比例上升10%,异养菌呼吸比例下降6%,表明在冲击过程中污泥中微生物结构有小幅变化。
李志华李汝佳张庆珮马智博张亚伟
关键词:雨季活性污泥呼吸速率去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