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阳阳 作品数:5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基于Model-fitting法褐煤自燃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2016年 针对褐煤脱水后容易自燃的特性,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褐煤自燃过程的动力学。在热重分析仪上,褐煤呈现脱水失重阶段、吸氧阶段、受热分解阶段以及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其中受热分解阶段氧化反应剧烈,是褐煤自燃的主要诱因。 杨虓 王楠 孙阳阳 曹志华关键词:褐煤 自燃 动力学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水焦浆的稳定性 被引量:14 2016年 采用静置观察法与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相结合研究了粒度分布、分散剂和黏土矿物对水焦浆(PCW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WS中焦粉粒度越大,沉降末速越大,稳定性越差,但成浆浓度较高。木质素系分散剂能够使得复合焦粒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有效地阻止焦粒间的聚结,显著提高水焦浆的稳定性;蒙脱石在水中易于细分散并吸水膨胀,使焦粒的密度逐渐接近于水的密度,阻碍焦粒的沉降,进而提高水焦浆的稳定性。选择平均粒度为41.47μm的石油焦粉,采用木质素系分散剂配以少量蒙脱石作为添加剂,制备的水焦浆浓度可达66.60%,静置15d内既不产生沉淀,又不发生析水分层,TSI值仅为0.1左右,具有良好的静态稳定性,有利于水焦浆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孙美洁 郑剑平 王浩 王楠 孙阳阳 楚天成关键词:石油焦 粒度分布 黏土矿物 稳定性 微波吸收剂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1 2018年 褐煤微波辐照过程中,仅有煤中的水分和微量物组分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强,如果在微波辐照过程中添加吸收微波能力强的微波吸收剂,可以加强褐煤微波提质过程。以褐煤半焦和活性炭为微波吸收剂,运用微波干燥试验设备,对锡林郭勒褐煤进行了微波干燥脱水试验研究,分析了微波场中吸收剂对褐煤水分脱除的影响规律,探索了吸收剂对微波提质褐煤的理化特性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微波吸收剂后的微波提质过程依然遵循微波脱水提质的预热,升速和等速干燥;微波提质褐煤的煤质明显提高,含氧官能团数量降低,自燃情况得到抑制。与没添加吸收剂煤样相比,加入微波吸收剂后的提质煤样水分含量降低1.6%、脱水率提高了9.46%、脱水速率提高了0.013%/s;碳元素含量提高2%、氧含量降低0.8%;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增加1 059.318 k J/kg和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增加了1 059.99 k J/kg;燃点最高可提高23℃。 王卫东 涂亚楠 孙阳阳 孙美洁 徐志强关键词:褐煤 微波干燥 微波吸收剂 褐煤在微波场下的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究微波辐照对褐煤孔隙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将低温氮吸附法和扫描电镜相结合。测定了煤样经微波辐照前后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及分形维数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清楚观察到煤样的孔隙形状及表面形貌。试验表明:随着微波辐照时间/功率的增加,煤样孔隙分形维数值逐渐减小;平均孔径逐渐减小,比表面积和孔容先明显减小随后略微增加;褐煤表面逐渐趋于平整光滑,孔洞收缩。 任阳光 曹志华 孙阳阳 王睿 徐志强关键词: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扫描电镜 褐煤经微波改性后界面性质的变化对其成浆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在900 W功率下考察了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对褐煤界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这些变化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利用化学滴定法、低温氮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探讨了煤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及分形维数在微波辐照后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辐照时间的增加,褐煤的含水率及脱水速率逐渐降低;褐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逐渐降低;煤样的比表面积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均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煤粒表面逐渐趋于平整光滑;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将这些煤样制浆后发现褐煤的定黏浓度由原煤的51.3%上升到微波辐照12 min时的54.58%。 任阳光 曹志华 孙阳阳 王睿 徐志强 周燕关键词:微波改性 含氧官能团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成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