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萍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 尤春梅高汝佳黄沈鑫汪孝璊纪兆林董京萍童蕴慧宋宏峰徐敬友
- 关键词:生物农药杀菌剂毒力测定
- 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 2022年
- 实验室是大学教育与研究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实力的提高,大学的实验室装备也日益现代化,每年的经费都在增加,对于学校来说;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科研成果的产出和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使其在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文章结合笔者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实验室中的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 董京萍
-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
- 桃细菌性穿孔病生防细菌鉴定及防治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的一种重要病害,对其生防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并进行病害防治研究。结果表明:从17份桃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出93株细菌菌株,初筛发现12株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有拮抗作用,占比为12.9%,其中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为YZ19,抑菌圈直径为9.0 mm,其次为YZ7、WY10和YY27,抑菌圈直径均在6.5 mm以上。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性状和16S rDNA分子方法将YZ19鉴定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PCR分析表明该菌株可能代谢产生部分脂肽类抗生素而参与拮抗作用。离体组织接种表明YZ19菌液能减缓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侵染;在温室盆栽和田间防治试验中,YZ19菌液能较好地降低病叶率,抑制病害发展,防效优于或相当于四霉素和噻唑锌。综上,YZ19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这一研究为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生物防治及生防细菌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郭珺洁陈姣严纯杨丽娜朱峰董京萍纪兆林
- 关键词:桃细菌性穿孔病生防细菌防效
- 桃叶缘斑病菌Arthrinium arundinis菌丝生长和产孢特性的研究
- 2021年
- 桃叶缘斑病是2018年广西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针对其病原芦苇节菱孢(Arthrinium arundinis)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桃叶缘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条件不同,病菌菌丝在燕麦培养基、25℃、pH 5.0~7.0及每天12 h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61℃处理10 min菌丝死亡。病菌产孢最适条件为察氏培养基、28℃、pH 6.0及每天12 h光照;产孢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硝酸钾。而菌丝损伤处理和变温培养更易诱导病菌产孢。这一研究提示营养、温度、pH、光照周期等环境条件对桃叶缘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
- 张省委严纯杨丽娜朱峰董京萍万保雄孔维文纪兆林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0年
-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一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原细菌,会导致桃树发生细菌性穿孔病。本文主要对该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分布、命名、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不同防治方法,以期能提供新的防治思路,提升防治水平,保障桃果的安全生产。
- 纪兆林张权严纯朱峰赵文静董京萍徐敬友
- 关键词:桃细菌性穿孔病致病机理病害防治
- 桃细菌性穿孔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均拥有9个指纹位点,且分别有17和26种指纹谱型,当遗传相似水平为0.55和0.80时可将所有菌株分别划分为6和10簇组群。聚类分析表明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菌株间的同源性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与菌株来自不同地理产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研究为不同地区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监测与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纪兆林张权赵文静严纯董京萍朱峰徐敬友
- 关键词:桃细菌性穿孔病REP-PCRISSR-PCR
- 地衣芽孢杆菌W10抗菌蛋白的研究
-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是植物病害生防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类生防细菌,生防机制主要有营养和空间位点竞争、产生多种抑菌物质(如脂肽类抗生素、降解胞壁酶类、细菌素、抗菌蛋白、多肽类化合物等)、溶菌作用、诱导植物...
- 陈丽丽赵文静朱薇谈彬纪兆林董京萍童蕴慧徐敬友
- 关键词:抗菌蛋白丝氨酸蛋白酶
- 我国不同产区桃褐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桃褐腐病是桃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导致桃果经济损失严重。本文对不同产区桃褐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来源不同产区的桃褐腐菌株总体在PDA培养基、25℃、pH值6.0~7.0及每天光照12h条件下生长最好;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牛肉浸膏。褐腐菌株分生孢子平均在25℃、pH值7.0及每天光照12h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不同产区褐腐菌株间存在生物学差异,表明病菌存在丰富的生理生化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光照、pH值等环境条件对桃褐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
- 纪兆林朱薇谈彬董京萍徐敬友宋宏峰
- 关键词:桃褐腐病生物学特性
- 地衣芽孢杆菌W10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明确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10菌株的生防效果,采用菌丝生长、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及室内接种方法,研究W10菌液、无菌滤液和抗菌蛋白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W10菌液、无菌滤液和抗菌蛋白均能明显抑制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稀释5倍的无菌滤液和1.333mg·mL-1抗菌蛋白对病菌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5.2%和100%;稀释2倍的无菌滤液和6.666mg·mL-1抗菌蛋白的产孢抑制率分别为84.0%和100%;1×109 cfu·mL-1菌液和1.333mg·mL-1抗菌蛋白能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稀释2倍的无菌滤液的抑制率也在80%以上。此外,还能显著破坏菌丝形态,使菌丝畸形、原生质渗漏、细胞壁破损和菌丝断裂。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W10菌液和抗菌蛋白能明显推迟桃果发病,降低果腐率,抑制病斑扩展。因此,地衣芽孢杆菌W10是桃褐腐病潜在的生防因子。
- 纪兆林贺惠文韩峰董京萍童蕴慧徐敬友
-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桃褐腐病菌抗菌蛋白
- 植物Metacaspases的结构和生化特性概述被引量:1
- 2013年
-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植物受到外界病原物侵染等胁迫时可激活PCD。在植物PCD中,Metacaspases通常起着重要作用。概述了植物Metacaspases的结构和生物化学特性,并展望今后关于Metacaspases的研究动向。
- 董京萍孔维文李斌黄奔立
- 关键词:生化特性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