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 作品数:55 被引量:351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针灸治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回顾1985年至2009年4月的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介绍针灸疗法在缓解癌性疼痛,治疗顽固性呃逆、呼吸困难,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疲劳、口干、潮热等方面的临床效应,述评此间的主要临床试验,指出针灸在提... 刘志丹 曹妮达 慕晓艳 李海燕 裴建关键词:艾灸 电针 肿瘤 癌症 艾灸调节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Treg/Th17细胞及Galectin-9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艾灸对小鼠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炎症、Th17和Treg细胞的影响及Galectin-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并予以艾灸治疗,观察艾灸治疗及Galectin-9注射对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病理表现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Treg细胞变化,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7、TGF-β、Galectin-9的含量。结果:CIA模型建立后,小鼠关节明显红肿,关节面粗糙、滑膜层变薄。经治疗,艾灸组、Galectin-9组小鼠关节红肿相对模型组有较明显的消退;而不治疗组、PBS组小鼠关节红肿无明显消退。上述4组小鼠关节评分组间差异经秩和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经艾灸治疗的小鼠病变关节面恢复平整,滑膜层较治疗前变厚,接近正常组。CIA模型小鼠Treg细胞显著下降、Th17细胞明显上升(P〈0.01);艾灸治疗和Galectin-9注入后,Treg细胞的数量有显著上升(P〈0.01),且两组无明显差异(P=0.36);艾灸治疗和Galectin-9注入后,Th17细胞数量显著性下降(P〈0.01),且两组无明显差异(P=0.71)。细胞因子Galectin-9在CIA模型小鼠脾脏中含量降低(P〈0.01),艾灸治疗和Galectin-9均能使其增高(P〈0.01),但艾灸治疗组不及Galectin-9组(P〈0.01)。CIA模型小鼠脾脏中IL-1β、IL-6、IL-17等致炎因子表达增高(P〈0.01);艾灸治疗及注入Galectin-9后它们的含量相应降低(P〈0.01),与不治疗组、PB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抑炎因子IL-10、TGF-β在CIA模型小鼠脾脏中表达降低,艾灸治疗及Galectin-9注入后它们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与不治疗组、PBS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Galectin-9注入后,Galectin-9组IL-1β、IL-6、IL-17含量提高(P〈0.01),与PBS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艾灸组中IL-1β、IL-6、IL-17、IL-10、TGF-β含量与Galecti 赵创 李晓燕 李晓燕 陈春兰 李淼 陈春兰 张玲 李淼 刘志丹关键词:灸法 艾灸 痹证 艾灸“大椎”对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治疗后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组、艾灸组、非经穴组,每组10只。采用艾灸"大椎"治疗,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荷瘤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IL-6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上升(P<0.05,P<0.01);与荷瘤组比较,艾灸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IL-6 mRNA和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上调荷瘤小鼠脑皮质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IL-6 mRNA和蛋白表达。艾灸调节荷瘤小鼠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调节脑皮质IL-1β、IL-2、IL-6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裴建 魏海 刘志丹 于颍梅 倪灿荣 吴焕淦针灸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2008年 刘志丹 李海燕 宋毅 张博恒 郭建文 蔡业峰 黄燕 裴建关键词:针灸疗法 中风 随机对照试验 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文献中医证、治特点数据分析 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分析90年代至今的周围性面瘫中医药治疗的方法选择、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经络腧穴运用、治疗时程的特点,总结其总体趋势和不足。方法:回顾1991年6月-2012年12月之间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计算各种治疗方法、中医辨证、经方运用、经络腧穴、治疗时程选择的文献频数,统计分析其总体趋势。结果:中药内服、针灸(包括电针)及与西药同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占的比重较大;急性期面瘫仍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并分为风寒和风热,其中风寒略多于风热;针灸治疗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迎香、禾髎、合谷;足少阳胆经阳白;足太阳膀胱经攒竹;手少阳三焦经丝竹空、翳风;手太阳小肠经颧髎;足阳明胃经下关、颊车、地仓;足厥阴肝经太冲;经外奇穴鱼腰、太阳、牵正。99.46%文献报道中针灸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或隔日1次,78.49%的文献报道该病在30~45天痊愈。结论: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药治疗呈现以中西药物内服、针灸火罐并举的特点,该病的辨证在急性期以风寒和风热外袭为主,慢性期以气血不足为主;方药的选用以经方为主,其中牵正散是最主要的方剂;针灸所用经络以面部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的穴位为主。针灸治疗频率以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为宜,该病大多数在30-45天可以痊愈。 刘志丹 梁薇 杨艳关键词:面瘫 面神经炎 数据分析 针刺治疗面瘫机制的fMRI研究概述 被引量:3 2021年 目前,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从以合谷穴为主的单穴刺激研究发展到以合谷、太冲、后溪等穴位为主的组穴干预研究,并逐渐采用任务态与静息态并重的设计方式。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可能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枢机制,而针刺对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的激活以及对不同脑区功能连接的特异性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的神经功能学基础。目前,研究存在以下问题:针刺具体能够调节大脑的哪些功能连接网络有待研究;患者康复后脑功能存在的差异和皮层功能重组时间尚未明确;针刺与面瘫康复相关的fMRI研究方案缺少空白对照组的设置,针刺单穴对大脑皮层的激活研究缺少假穴治疗对照组;毫针型号及刺激方式不同导致穴位刺激量存在差异,影响试验结果的统一性。故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大脑的网络化分区研究,深入探索不同穴位及针刺参数对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网络的调节作用,同时严格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和针具选择的标准化。 李晓燕 赵创 赵创 陈春兰 刘志丹 梁薇 陈春兰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FMRI 针刺 合谷穴 太冲穴 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35例肩胛提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成短刺组、针刺组、走罐组三组,短刺组用短刺法针刺天髎次(肩胛骨内上角)、颈1-4横突,并予电针刺激20 min,然后以冬青膏为介质玻璃罐走罐2 min;针刺组针刺颈1-7夹脊﹑颈百劳﹑阿是穴等穴,然后给予与前组相同的电针刺激及走罐治疗;走罐组给予前两组同样的走罐治疗。VA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并进行治愈率、治愈时间的比较。结果 10例受试者中途退出,三组共完成病例120例。短刺组(n=43)治愈3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针刺组(n=41)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走罐组(n=36)治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VAS评分下降值,短刺组与针刺组比较,P=0.008;短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000;针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173。三组治愈率、6次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较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单纯走罐治疗能更有效缓解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结筋点短刺疗效优于普通穴位针刺。 刘志丹 俞琳娜关键词:肩胛提肌损伤 短刺 电针 推罐 针刺臂穴后脑皮层功能连接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2022年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比较针刺干预前后静息态相关脑皮层功能连接变化,探讨针刺臂臑穴对脑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0人,先后作为针刺假臂臑穴组和针刺臂臑穴组进行针刺干预下的功能磁共振扫描。Siemens Avantol3.0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fMRI扫描,Matalab平台DPABI软件进行rs-fMRI数据处理与分析,以中央后回、丘脑、扣带回、颞下回作为种子点,采用种子区方法分析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链接。结果:在针刺健康受试者假臂臑穴和臂臑穴的配对T检验中,丘脑、扣带回、颞下回分别于全脑的功能链接,均表现出针刺臂臑穴针刺的显著性强于针刺假臂臑穴。结论:针刺臂臑穴能增强丘脑、扣带回、颞下回的功能连接。 李晓燕 赵创 赵创 陈春兰 郭思思 杨艳 陈春兰关键词:眼睑闭合不全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电针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评价 目的: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是否可以用电针治疗,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是否有益于贝尔氏面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方法:66例House-Brackman... 刘志丹关键词:电针疗法 临床疗效 针灸临床教学中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1 2021年 自古至今,针灸学临床中疗效与风险并存,各种意外和事故给针灸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医药临床教学中,针灸医疗安全教育尚缺乏全面、系统化,学生防范医疗不安全事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临床带教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针灸临床教学中重视医疗安全教育的意义、防范医疗不安全事件的教学内容及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为今后教材编写、课程改革、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供思考和借鉴。 刘志丹 刘志丹 钱舜斌 李晓燕 梁薇关键词:针灸 临床教学 针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