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玲
-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日本“平易语言”政策及应急语言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本文基于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研究的视角,以面向定居日本的外国人开展的"平易语言"政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日本"平易日语"的发展过程及应急平易日语的编制原则。并以日本《紧急地震速报、海啸警报多语言辞典》为例分析了应急平易日语的语言特征。研究认为,日本的"平易语言"政策密切结合在日外国人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体现出"语言减灾"的社会功能。本文继而提出对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建设的启示,以期为应急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 姚艳玲
- 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服务
- 日语宾格标记“ヲ”的双重共现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探讨了日语宾格标记"ヲ"在同一单句内双重共现的问题。通过考察ヲ格名词短语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功能,揭示了日语形态格"ヲ"双重共现的事件结构特征及其语义动因。研究认为:出现在同一单句内的双重ヲ格分别标记不同层次的语义关系;对动作/行为发生的背景状况赋予宾格标记表现了"ヲ"标记事件间因果关联性的语用功能特征。日语宾格标记的赋予机制为普通语言学探讨赋予格标记的制约因素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
- 姚艳玲
- 基于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日本《朝日新闻》社论话语建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下,从文本和语境两个维度对安倍时期日本《朝日新闻》安全保障主题社论话语建构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朝日新闻》社论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较为明显地使用了框架策略和识别/定位策略。通过话语策略和认知机制的互动,表达出语篇制造者对安倍政府涉及安全保障问题的政策及举措持强烈反对立场。对新闻语篇的话语建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日本主流媒体的立场,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大众传媒的对外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 郭宇佳姚艳玲
- 关键词:话语策略话语建构
- 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日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话语策略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认知话语和认知语境两个维度对日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的话语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运用识解操作理论,解析语篇背后的话语意图,并结合宏观和微观语境,探讨话语策略和社会语境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日美两国领导人在政治交际中均运用指称策略、述谓策略、接近策略和合法化策略来操控受众的认知和情感,以实现话语的强制和说服的目的。研究结果还说明批评认知语言学对跨语言话语建构研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认知话语和认知语境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姚艳玲郭宇佳
-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策略社会语境
- 日语非意志性结果事件构式选择及认知动因考察
- 2024年
- 非意志性结果事件具有自动词构式、他动词构式等多种编码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日语母语者的事件认知情况及构式使用情况进行实证考察,探究非意志性结果事件构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诱发非意志性结果事件的原因条件对日语母语者的事件认知及构式选择具有一定影响。责任性意识、可回避性意识、他动词构式选择比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原因条件对提及的事件阶段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原因明确性、可控性的减弱,日语母语者对事件的关注阶段由原因向结果移动。第三,认知方式与构式选择倾向存在密切关联,责任意识越高,他动词构式使用比率越高,相反,责任意识越低,自动词使用比率越高。
- 宋佳馨姚艳玲
- 关键词:认知动因
- 日语政治演讲语篇批评隐喻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中美两国首脑的演讲语篇。本文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至2019年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演讲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运用隐喻误别步骤MIPVU,考察了语料中的隐喻类型和分布以及典型的映射模式和隐喻表达特点。研究表明日语政治演讲语篇中的隐喻使用频率较高。隐喻类型有拟人隐喻、旅程隐喻、自然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等,其中拟人隐喻的使用频率最高,并且语篇通过运用不同隐喻模式建构同一重要概念,以达到凸显目标认知域不同侧面的目的。
- 黄一峰姚艳玲
- 关键词:批评隐喻分析隐喻类型映射
- 日汉语延伸型虚拟位移表达认知语义对比研究
- 2022年
- 虚拟位移反映了人类语言主观性的特征。本文以虚拟位移表达中的延伸型虚拟位移为研究对象,以Talmy提出的认知语义学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了日语和汉语延伸型虚拟位移表达的语义特征及其认知理据。本文认为日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主体类型具有点状、线状和平面状特征,且可进行细化分类。在位移动词使用上日汉语产生差异,日语多用路径动词,而汉语多用方式类动词。日汉语的延伸型虚拟位移以心理扫描和意象图式转换作为表达式成立的认知基础。本研究有利于揭示日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特征的差异及认知过程,为跨语言对比研究提供启示。
- 姚艳玲周虹竹
-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位移动词
- 《位移表达的类型学》评介被引量:1
- 2018年
- 松本曜(編). 2017.移動表現の類型論.くろしお出版.ⅴ+373pp.《位移表达的类型学》由位移事件类型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日本神户大学松本曜(Matsumoto,Yo)编著,于2017年2月由日本くろしお(黑潮)出版社出版。基于跨语言的位移表达式的类型学研究始终是语言类型学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活跃领域。
- 姚艳玲
- 关键词:类型学特征语料库语言类型学语义要素
- 日语政治语篇的批评认知语言学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基于政治语言学的理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表征方式及识解操作,以日语的政治语篇为语料分析对象,探讨日语政治语篇的制造者所操纵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分析三任日本首相表明日本政府对战争历史认识的语篇运用哪种认知识解模式来实现话语策略,解析其话语意图和意识形态。研究表明三任日本首相均运用概念隐喻操作来操纵话语受众的概念化认知。“安倍谈话”使用提喻、名物化、被动化等识解操作,通过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来回避由于直接表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逃避对战争的责任。
- 姚艳玲
- 关键词:政治语篇话语策略概念隐喻提喻
- 基于CiteSpace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图谱分析(2010—2020年)被引量:2
- 2021年
- 认知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起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影响日隆的学科,尤其是最近10余年其理论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本文以CNKI源刊数据库为语料,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从2010—2020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关键词、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四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探索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特点、方法、走向。研究发现,十余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学科发展和跨界理论融合、应用拓展与新理论构建等阶段,形成了以转喻、认知凸显观、多模态、多类型语篇、话语策略、意识形态等为主的研究热点,出现了诸如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批评认知语言学等新兴学科与理论模型等前沿成果。本文汇总了CiteSpace与知网图形化数据在内的信息并加以描述和评论,以期对未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有所启示。
- 姚艳玲刘棕楠
- 关键词:CITESPACE知识图谱认知语言学信息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