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云成

李云成

作品数:38 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响应面
  • 5篇发酵
  • 4篇食品
  • 4篇响应面法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3篇思政
  • 3篇兔肉
  • 3篇农药
  • 3篇响应面法优化
  • 3篇灵芝
  • 3篇灵芝孢子
  • 3篇抗氧化
  • 2篇多糖
  • 2篇羊肉
  • 2篇杂粮
  • 2篇政教
  • 2篇肉丸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机构

  • 30篇成都大学
  • 9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宜宾学院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内江市农业科...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成都希望食品...
  • 1篇重庆西大魔芋...

作者

  • 38篇李云成
  • 29篇孟凡冰
  • 22篇刘达玉
  • 8篇张崟
  • 5篇焦必宁
  • 4篇陈卫军
  • 3篇张耀海
  • 3篇钟耕
  • 2篇谢贞建
  • 2篇黄霞
  • 2篇赵其阳
  • 2篇尹礼国
  • 2篇秦文
  • 2篇肖龙泉
  • 1篇向达兵
  • 1篇邓云
  • 1篇董玲
  • 1篇钟宇
  • 1篇单炜力
  • 1篇王丹凤

传媒

  • 7篇中国调味品
  • 6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粮食与油脂
  • 3篇成都大学学报...
  • 3篇肉类工业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广州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工程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2年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其残留危害的日益关注,痕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文中概述了国内外检测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毛细管电泳(C E)及其他分析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卫军张耀海李云成赵其阳焦必宁
关键词:水果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
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被引量:46
2012年
食品加工过程不仅能改变食品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如农药残留的变化。大部分加工过程可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榨汁、杀菌、发酵等;但也有一些如浓缩、干燥以及油脂提炼等过程,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水平升高;另外,加工过程还可能使某些农药成分发生改变。了解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不仅可为优化产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以食品加工过程为出发点,综述常用食品加工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李云成孟凡冰陈卫军黄霞焦必宁
关键词:食品加工农药残留
橙汁加工过程对农药炔螨特残留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为弄清橙汁加工过程中农药炔螨特残留的动态,通过田间喷施浓度为5倍于最高推荐剂量的农药溶液以强化炔螨特在甜橙上的残留,然后按照橙汁商业化加工过程进行加工,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炔螨特的含量,来考察橙汁商业化加工过程对炔螨特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炔螨特残留主要分布于甜橙果皮中,果肉中炔螨特的残留量不足全果的5%。清洗能除去全果中32.5%的炔螨特残留。初榨果汁、精滤果汁、非浓缩橙汁(NFC橙汁)和浓缩橙汁中的残留量分别为原料果的1.98%、1.95%、1.73%、1.37%,其中NFC橙汁和浓缩橙汁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0173和0.0137,但炔螨特在果渣和精油中发生富集,加工因子分别为1.2822和18.4947。研究结果为橙汁加工工艺的优化和炔螨特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提供参考。
李云成张耀海陈卫军赵其阳单炜力刘光学王成秋焦必宁
关键词:农药农产品炔螨特橙汁
我国柑桔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及对策被引量:5
2012年
在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和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柑桔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登记和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柑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发展提供参考。
陈卫军焦必宁薛杨付陈梅李云成
关键词:柑桔地理标志
红豆粉在兔肉丸中的应用研究
2021年
红豆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试验添加一定比例红豆粉代替淀粉和动物脂肪制备兔肉丸,并探究其对兔肉丸理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红豆粉的肉丸相比,红豆粉的添加增加了肉丸的硬度、咀嚼性、亮度和黄度,降低了蒸煮损失率。当红豆粉100%替代淀粉和脂肪,肉丸水分含量达到最高67.03%,但其水分活度最低为0.948,表明添加红豆粉提升了肉丸结合水的能力。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红豆粉替代50%(w/w)淀粉和脂肪的兔肉丸感官评分最接近对照组,肉丸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
李云成刘姝岩孟凡冰孟凡冰刘达玉张吉祥
关键词:理化性质感官品质
不同产香酵母接种方式对甜面酱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3年
通过向甜面酱保温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鲁氏酵母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和不同比例(1∶2、1∶1、2∶1)的耐盐产香酵母,对比不同产香酵母接种方式对甜面酱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添加鲁氏酵母后添加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且二者比例为1∶1时,更有利于氨基酸态氮和有机酸的积累,保温发酵结束后,产品的还原糖含量为20.02 g/100 g,总酸含量为2.21 g/100 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9 g/100 g,有机酸含量为5.61 mg/g。产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成分45种,含量为84.36×10^(-2)μg/g。综合理化指标及风味成分指标,甜面酱保温发酵过程中最优的酵母添加方式为先添加鲁氏酵母后添加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且二者添加比例为1∶1时更有利于保温发酵甜面酱品质和风味的提升。
王萌饶佳薇孟凡冰李云成李云成邹龙华
关键词:甜面酱保温发酵产香酵母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红酸汤的配方及接种发酵工艺被引量:2
2024年
以鲜辣椒为主要原料制作辣椒红酸汤,以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优化了辣椒红酸汤的原辅料配方,即植物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的比例为1∶2,大蒜添加量为7%,食盐添加量为6%,生姜添加量为3%。在此基础上,对辣椒红酸汤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添加量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辣椒红酸汤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辣椒红酸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组合菌种接菌量4%、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5 d。在此工艺条件下辣椒红酸汤的总酸含量达到8.31 g/kg,所得辣椒红酸汤色泽红艳,酸咸适中,感官评分最高,达8.68。
李青洲袁野邓语李云成孟凡冰王俏焦晓磊
关键词:发酵工艺总酸感官评分响应面法
QuEChERS-GC/MS快速检测柑橘中50种农药残留被引量:30
2011年
建立柑橘中常见的50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快速提取、无水硫酸镁与氯化钠盐析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净化,用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elected ionmonitoring,SIM),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峰面积定量。方法的检出限(RSN=3)为0.0038~0.066mg/kg,50种农残的平均收率72.0%~118.2%,相对标准偏差1.7%~19.7%。
黄霞宋莹张耀海李云成焦必宁
关键词:柑橘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
植物乳杆菌发酵藜麦乳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3年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藜麦乳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以藜麦乳质量为基准,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32 h、白砂糖添加量6%。通过对比经发酵和未经发酵藜麦乳的抗氧化活性、挥发性风味物质,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能有效提升藜麦乳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李云成徐书慧李佳佳孟凡冰孟凡冰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风味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的问题导向式课程思政教学——以“生物工程研究进展”为例
2021年
在当前新冠肺炎常态化防疫的背景下,开展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线案例的问题导向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开展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思政教育的良好时机。以“生物工程研究进展”为例,探讨了高校课程思政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方案。
姜良珍李建万燕李云成向达兵文永平刘达玉
关键词:PBL案例式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