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延均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氧化降解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沥青
  • 1篇勘探
  • 1篇降解
  • 1篇过渡带
  • 1篇成藏
  • 1篇成藏条件
  • 1篇成藏条件分析
  • 1篇储层
  • 1篇川南
  • 1篇川中

机构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李延均
  • 1篇胡守志
  • 1篇赵永刚
  • 1篇王廷栋
  • 1篇杨金利
  • 1篇陈景山
  • 1篇雷卞军
  • 1篇付晓文
  • 1篇周慧成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被引量:25
2007年
在世界很多油气田的储集层中,都发现了天然形成的沥青沉淀带,说明储层中沥青沉淀带的存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地质现象。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沥青沉淀的机理与成因判识、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沥青沉淀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即使涉及的少数研究成果也都是从单一油田来进行分析,还未曾对其共性进行总结,此外,勘探家对钻探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储层沥青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一些与沥青沉淀带有关的隐蔽型油气藏未能及时发现。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例,总结了3种不同成因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可能位置和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指出沥青的沉淀对于油气藏不仅只有破坏作用,也有可能起到封堵作用而形成一种非常规类型的油气藏,关于这一点在勘探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李延均
关键词:氧化降解油气分布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气藏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块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烃源条件、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发现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成藏条件优越,其中天然气的近源垂向运聚和理想的保存条件是嘉二段成藏的重要保障。同时,认识到有利的沉积相、建设性成岩作用、背斜构造、烃源断层和硬石膏岩层是该区嘉二段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其综合作用使得该气藏成藏规律复杂。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嘉二段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块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嘉二段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很大。
赵永刚陈景山雷卞军李延均杨金利周慧成
关键词:成藏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