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奇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放牧
  • 1篇冬季放牧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机制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群落
  • 1篇物种
  • 1篇物种丰富度
  • 1篇马鹿
  • 1篇放牧率
  • 1篇丰富度
  • 1篇甘肃马鹿
  • 1篇高寒草原
  • 1篇草原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侯扶江
  • 2篇陈先江
  • 2篇胡俊奇
  • 1篇王迎新
  • 1篇胡安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寒草原群落特征对甘肃马鹿冬季放牧的响应被引量:12
2016年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冬季牧场,采用巢式样方法调查草地植被群落特征随放牧压力变化的响应,揭示马鹿在放牧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对保护、恢复与重建退化放牧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株高<10cm物种的密度、盖度、地上现存量占总密度、总盖度、地上总现存量的比例均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大,并与放牧率呈线性相关。凋落物枯黄期(10月中旬)最多,凋落物量与放牧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放牧促进植物个体小型化,一定放牧率内,物种丰富度随放牧强度增大而降低,且与植物个体小型化有复杂的互作关系。
胡俊奇陈先江侯扶江
关键词:高寒草原放牧率物种丰富度
草原灌丛化入侵:过程、机制和效应被引量:26
2018年
草原灌丛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生态学、畜牧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紧扣草原灌丛化过程、发生机理及其生态学后效等关键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灌木入侵途径包括有意识引进入侵和自然入侵2类,入侵过程分为传播到达、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3个阶段。放牧、火烧、温室气体增加,干旱以及降水格局改变等均可导致草本向木本的转化,且机制复杂,主要有影响草本,木本植物盖度、水分利用效率、化感作用等。木本植物入侵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出沃岛效应,影响动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阐明草原"草本-木本"群落演替机制,可为我国研究草原灌丛化和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王迎新陈先江娄珊宁胡安任劲飞胡俊奇张静侯扶江
关键词:入侵机制气候变化放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