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裴杰

裴杰

作品数:3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遥感
  • 1篇源数据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时序数据
  • 1篇碳排放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综合评价
  • 1篇面向对象
  • 1篇决策树
  • 1篇决策树方法
  • 1篇集约利用
  • 1篇归一化植被指...
  • 1篇多源数据
  • 1篇覆被变化
  • 1篇RS和GIS
  • 1篇E-2
  • 1篇层次分析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广东省环境监...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裴杰
  • 2篇王力
  • 2篇柴子为
  • 2篇牛铮
  • 1篇黄妮
  • 1篇康峻
  • 1篇喻根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RS和GIS的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结合能源消费数据和相关经验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2005—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9a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作为区域内最大碳汇的林地面积下降14.96%,净减少量为11 524.32hm^2,而最大碳源的建设用地面积上升23.26%,净增加量高达18 565.39hm^2,其他用地类型如耕地、草地、水域面积分别减少37.17%,31.98%,11.56%,未利用地面积增加713.28%;从方向性来看,9a内研究区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同时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既有耕地的非农化,也包括建设用地的复垦退出,整体呈现非单向性的复杂特征;从数量特征来看,林地是最大的转出者,耕地次之,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基于碳效应测算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近9a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85.41万t,说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碳循环过程,深圳市低碳城市建设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裴杰王力柴子为扶卿华牛铮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碳排放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覆盖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得出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聚类分析进行集约利用潜力级别划分。基于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和生态3大子系统协调性越差。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表现为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对集约利用水平有重大影响。广东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的提高。
裴杰王力喻根扶卿华柴子为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遥感
基于Sentinel-2A时序数据和面向对象决策树方法的植被识别被引量:43
2017年
Sentinel-2A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克服了以往时序数据难以获取或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山西省吕梁市陈家湾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A时序数据,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特征和光谱特征,构建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方法的分层分类模型,成功提取了陈家湾流域的植被信息,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9.7%,Kappa系数为0.87。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方法的多时相分类结果与单时相分类结果相比,可以有效改善波谱特征相近和受地形影响较大地物的区分,减少混分现象;基于Sentinel-2A时序数据和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分类的精度。
毕恺艺牛铮黄妮康峻裴杰
关键词:时序数据面向对象归一化植被指数决策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