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家春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陶瓷球床组件堆内辐照在线产氚物理计算分析
- 2013年
- 对陶瓷球床组件的堆内辐照情况进行物理计算分析有助于改进辐照装置的设计,完善辐照方案。按照堆内辐照陶瓷球床组件的实验技术要求,采用MCNP程序对陶瓷球床组件在不同孔道内的辐照情况进行了产氚量、产氚速率、发热量等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天然丰度6 Li的陶瓷球床组件在考验孔道内以半功率辐照能满足实验技术要求;如要采用满功率辐照,则需将组件中心位置提升至活性区中平面以上23cm处。
- 解家春郭春秋刘兴民
- 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临界安全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核反应堆电源具有寿命长、可全天候工作等特点,可作为星球表面及其他深空探测任务的电源。针对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电源在发射过程中重返地面的临界安全问题,提出了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的临界安全分析要求、分析假设与模型,并对反应堆临界安全特性及采取的临界安全措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假设掉落环境下的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的有效增殖因数均小于0.98,满足临界安全要求。反应堆通过采用Mo-14%Re合金结构材料、设置相对较厚的堆芯反射层以及在反射层包壳和堆芯外围涂覆Gd_2O_3涂层等措施有利于确保反应堆在事故时处于次临界状态。
- 姚成志赵守智胡古解家春
- MVP程序用于HTR-10首次临界的计算
- 2015年
- 使用MVP程序对10 MW球床式高温气冷堆(HTR-10)的首次临界进行计算。计算中根据HTR-10的特点,应用MVP程序的统计几何模型来描述燃料颗粒在燃料球内的随机分布以及燃料球和石墨球在堆芯内的随机混合分布。使用JENDL-3.3数据库时,MVP程序的结果与VSOP程序和MCNP程序相比差别稍大,而使用ENDF/B-Ⅵ.8数据库时结果则非常接近。与首次临界实验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均小于0.7%。结果表明,MVP程序可以用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堆芯物理计算。
- 解家春姚连颖
- 关键词:HTR-10
- 火星表面环境对核反应堆屏蔽性能的影响分析
- 2020年
- 针对核反应堆电源在火星表面运行时对周边工作人员和系统设备产生辐照问题,提出人员和设备的剂量限值要求及计算条件,并结合火星表面环境情况,计算分析了火星土壤、大气等对核反应堆屏蔽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火星土壤对核反应堆可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火星大气对中子和γ射线具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影响核反应堆的屏蔽效果。核反应堆置于火星坑中时,火星表面大气的散射作用对外围剂量的影响较大。火星坑回填土壤密度的增加可减小核反应堆外围剂量。核反应堆置于1.5 m深的火星坑中,采用相对密度为0.9的土壤进行回填时,距离核反应堆100 m处的年剂量值以及斯特林发动机下表面的剂量值均可满足剂量限值要求。
- 姚成志赵守智胡古解家春
- 关键词:火星表面核反应堆火星土壤火星大气
- 火星表面核反应堆电源方案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火星作为地球的近邻,一直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和开发的首选目标。登陆火星、建立火星基地并开发利用火星资源首先需解决电力供给问题,核反应堆电源具有功率大、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火星基地及其他深空探测任务的理想能源。通过分析目前可用于火星基地的能源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40kWe火星表面核反应堆电源的总体方案,并从物理、安全、屏蔽、热工以及结构方面对电源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该电源方案合理可行,能满足安全和寿期要求。
- 姚成志胡古赵守智解家春郭键高剑
- 关键词:火星表面热电转换斯特林发动机
- 核热推进钨基CERMET燃料模拟件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核热推进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燃料的裂变能将工质加热膨胀然后通过收缩扩张喷管将其加速到超音速,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来推动火箭或其他飞行器在太空飞行。核热推进反应堆的燃料要求具有高温稳定性、高介质化学相容性、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瞬时特性等特点。以金属钨为基体,UO_(2)作为弥散燃料的金属陶瓷复合燃料是核热推进反应堆的备选燃料形式之一。本文在对国外钨基CERMET燃料的发展历史、制备工艺、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应用需求和技术现状制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钨基CERMET燃料制备技术路线,并通过模拟实验对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线了验证。
- 李强解家春霍红磊
- 关键词:反应堆
- 核电推进用100kWe级反应堆电源方案研究
- 2023年
- 针对空间核电推进技术应用需求,本文开展100 kWe级核电推进反应堆电源方案研究。提出100 kWe核电推进反应堆电源系统的设计理念,经初步优化设计,给出该系统总体设计参数和技术方案原理图,对热电转换系统开展详细设计研究,并从物理、屏蔽、热工以及结构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案合理可行,能满足物理、热工、安全和寿期要求。
- 高剑解家春周成李杨柳
- 一种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
- 本发明属于空间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包括设有热管(1)和氢气流道(9)的燃料块,氢气能够通过氢气流道(9)被燃料块加热后喷出作为动力,同时氢气还能够对燃料块产生降温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
- 安伟健霍红磊赵泽昊高剑葛攀和郭键胡古解家春赵守智刘天才冯潇
- 空间热离子能量转换技术发展综述被引量:14
- 2020年
-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是未来空间任务大功率、长寿命能源需求的有力保障,热离子能量转换技术是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电源的关键技术之一。概述了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电源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从热离子能量转换的原理、热离子发电元件的类型及其特点、电极材料、试验装置等方面综述了热离子转换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钟武烨赵守智郑剑平吕征解家春
- 关键词:电极材料
- 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电源堆芯物理方案
- 核反应堆电源具有寿命长、可全天候工作等特点,可作为星球表面及其他深空探测任务的电源。根据星球表面用核反应堆电源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堆芯方案。该方案为Li热管冷却快堆,采用转动控制鼓进行反应性控制。采用MCNP程序对该堆芯方...
- 姚成志赵守智胡古解家春
- 关键词:堆芯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