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灸治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多奈哌齐
  • 1篇选穴
  • 1篇选穴规律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多奈哌齐
  • 1篇优势病种
  • 1篇针刺法
  • 1篇针刺法治疗
  • 1篇针刺为主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灸治疗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机构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篇曹阳
  • 3篇王玉琳
  • 3篇刘佳
  • 1篇杨添淞
  • 1篇武文鹏
  • 1篇包大鹏
  • 1篇张淼
  • 1篇赵健
  • 1篇王文君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麦粒灸治疗慢性炎性痛优势病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炎性痛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存在已久,涵盖多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麦粒灸是一种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的中医疗法。为探究麦粒灸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本文对近10年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发现麦粒灸治疗各种慢性炎性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激活JAK-STAT信号等有关,临床效果确切,以期为麦粒灸治疗慢性炎性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刘佳曹阳马帅秦鸿宇王玉琳张淼
关键词:麦粒灸
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明确,疗效的可预见性好,但难以去除毒副作用的影响。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疗效明显,常用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电针、耳穴等,治疗过程中可以调节并整合机体神经系统,抑制各种导致偏头痛的体液因子,缓解患者的不适。综合疗法在单纯针刺基础上结合药物、手法、艾灸、放血等方法,能够更加迅速缓解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症状。
张淼王文君曹阳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针药结合疗法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门诊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对照A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B组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估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4、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后4周,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可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降低血清Hcy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多奈哌齐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
刘佳曹阳刘金盛王玉琳张淼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盐酸多奈哌齐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选穴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应用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PHN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采用R语言对腧穴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等进行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针灸治疗PHN的选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198篇文献,包含83个腧穴,总频次为714。高频腧穴为阿是穴、夹脊穴、阳陵泉等,常用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多分布于上下肢部,以五输穴、原穴和下合穴居多。核心腧穴为阿是穴、夹脊穴、合谷、曲池,并得到9组关联规则和5个有效聚类。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核心腧穴为阿是穴、夹脊穴、合谷、曲池,主要遵循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选穴原则。
王玉琳李磊鑫杨添淞刘佳林春盛彭婉莹赵健包大鹏武文鹏孙申田曹阳王迪
关键词: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数据挖掘选穴规律R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