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孔子人格美刍议被引量:1
- 2009年
- 作为一个具体、鲜活的个体,孔子的整体生命存在表现出一种特有的人格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夫子大气象,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采,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孔子人格美可借用我国古代文论中两个特有的美学范畴来概括,即"风"和"骨"。"风"偏重于感情的飘逸和真挚,实为"风清意爽";"骨"偏重于意志的端正和遒劲,实为"刚健遒劲"。两者俱备,即为"风清骨峻"。孔子合而有之,终而遍体光华,如鸾如凤,成为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一个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独特文化人格存在。它所透露出来的美感染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 倪武业朱婷
- 关键词:孔子人格美风骨人格境界
- 汉画像西王母的图文互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汉代以前文字记载的西王母是个神话的形象,表现了原始母神主生杀的功能,到了汉代,文字记载的西王母由神话对象转化为民间宗教信仰与崇拜的对象。但是图像表现的西王母与文字记载的西王母不同之处在于汉画像直觉形象地刻画了西王母形象及其随从,如三青鸟、九尾狐、玉兔、蟾蜍、伏羲女娲、东王公等,这些图像才使西王母仙境得以完善。这些仙境的形象带有神圣的符号性,不仅是文字记载的补充,而且汉画像的图像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世界。因此,文字与图像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不仅可以互相补充,而且不能互相代替。西王母汉画像美学意义的根源是符号性的隐喻象征,西王母这一宇宙象征主义的图式,不仅表现为人对现实世界的生活图景,而且表现为人对死后世界的理想建构,从神话、宗教的视角发散开去,走向一种审美的幻觉。把凶神恶煞的西王母幻化为美丽的妇人形象体现的是人类欲望升华的象征,西王母演变象征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朱存明朱婷
- 关键词:汉画像西王母图文关系宗教信仰审美
-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辨析——以电影《广岛之恋》、《疯狂的石头》为例被引量:4
- 2008年
- 对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异同,仅从理论上分析和概括是不够的,而且这也容易使理论显得空泛而缺少根基。文章以电影《广岛之恋》、《疯狂的石头》为例,从故事主题、时空观、艺术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辨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具体而实在的联系和区别。
- 朱婷
-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辨析电影
- “审美乌托邦”的当下价值——简评席勒的美育思想被引量:1
- 2009年
- 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代表著作《美育书简》中,席勒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本文立足于对席勒美学思想的整体把握,着重从理论背景和理论内涵两方面对席勒的美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并紧扣当下,阐释其美育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倪武业朱婷
- 关键词:席勒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