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丹华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Caco-2细胞膜上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0年
- 目的初步考察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和甘草苷)对Caco-2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以备进一步探讨甘草新的解毒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co-2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荧光强度和细胞膜上P-gp的表达,以考察P-gp外排功能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60min的干预,甘草提取物(1,10,100μg.mL-1)、甘草甜素(1,10,100μg.mL-1)和甘草苷(1,10,100μg.mL-1)Caco-2细胞内Rho-123的荧光强度较阴性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4.66%、28.90%、24.56%、27.89%、26.29%、37.33%、19.51%、21.86%和19.03%(P<0.05)。经过72h的干预,甘草提取物中质量浓度(10μg.mL-1)组,甘草甜素低、中、高质量浓度(1,10,100μg.mL-1)组,甘草次酸中、高质量浓度(1,10μg.mL-1)组Caco-2细胞膜上P-gp表达的阳性率较阴性组分别增加了31.18%、61.67%、70.32%、77.43%、37.58%和49.14%(P<0.05)。结论甘草提取物、甘草甜素和甘草苷可能增强Caco-2细胞膜上P-gp的功能,而中质量浓度的甘草提取物,低、中、高质量浓度的甘草甜素和中、高质量浓度的甘草次酸则可能上调P-gp的表达。甘草甜素既能增强Ca-co-2细胞膜上P-gp的功能,又能上调其表达,可能是甘草影响P-gp的有效成分。
- 何丹颜苗李焕德刘凤琴喻德雅杨常成许丹华
- 关键词:甘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CACO-2细胞
- 磷酸二酯酶2抑制剂Bay 60-7550对轻度睡眠不足抑郁模型小鼠持续术后疼痛的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索磷酸二酯酶2抑制剂Bay60-7550对轻度睡眠不足抑郁模型小鼠持续术后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切口组、应激+假手术组、应激+切口组、应激+假手术+Bay 60-7550组和应激+切口+Bay60-7550;于术前1天,术后第1,4,7,9天进行机械痛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测试。行强迫游泳和糖水消耗试验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及脑内磷酸化环磷酸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ion 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轻度睡眠不足使小鼠机械痛阈值从术后4 d开始明显下降,热痛潜伏期从术后7 d开始明显下降,持续到术后第9天,这些影响都可被Bay60-7550逆转。强迫游泳试验中,轻度睡眠不足导致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增长,在糖水消耗试验中轻度睡眠不足导致小鼠术后第4天糖水消耗减少,但Bay60-7550能改善以上情况。手术与轻度睡眠不足均引起小鼠血清皮质酮升高,这种作用被Bay 60-7550逆转。持续术后疼痛与轻度睡眠不足均引起pCREB/CREB和BDNF蛋白表达减少。给予Bay 60-7550改善小鼠海马pCREB/CREB和BDNF表达。结论 PDE2抑制剂Bay 60-7550可改善轻度睡眠不足模型小鼠持续性术后疼痛情况,其机制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相关的神经保护蛋白表达有关。
- 陈玲楼江许丹华叶晓莉李晴宇王刚
- 关键词:抑郁焦虑
- 马钱子碱与P-糖蛋白的体外亲和作用研究
- 2014年
- 目的跨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的药物外排泵,它在血脑屏障(BBB)上起着重要作用,能够限制很多底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本实验通过考察中枢兴奋药物马钱子碱和P-糖蛋白的体外亲和力,推测马钱子碱在体内的P-糖蛋白底物特性。方法采用ATPase活性分析方法,利用P-糖蛋白经底物诱导而产生ATPase活性,将ATP水解成ADP同时释放无机磷Pi的特性,通过测定P-糖蛋白膜反应体系中Pi的浓度来考察药物和P-糖蛋白的体外亲和力,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利用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考察马钱子碱的双向跨膜转运特性。结果 ATPase活性分析实验中,马钱子碱和维拉帕米的米曼氏常数Vmax/Km分别为1.6×103min-1和2.9×103min-1。马钱子碱跨体外血脑屏障转运实验结果显示,未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时,低、中、高浓度马钱子碱脑内侧-血液侧转运强于血液侧-脑内侧转运(P<0.05),ER值分别为1.32、1.56和1.54;加入维拉帕米之后,低、中、高浓度的马钱子碱ER值均减小,与未加维拉帕米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钱子碱与P-糖蛋白的体外亲和力虽然没有维拉帕米强,但是也显示了中等强度的P-糖蛋白底物特性。由此推测,P-糖蛋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组织对马钱子碱的摄取。此结论需通过体内试验进一步证实。
- 许丹华楼霆沈耐涛虞和永
- 关键词:马钱子碱P-糖蛋白血脑屏障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被引量:12
- 2008年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各方面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本文从中枢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以及血液等系统对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和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 许丹华李焕德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哲学发展观
- 2008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机制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CHF的药物治疗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β-受体阻滞剂在CHF的治疗策略中,经历了从禁用到必用的过程,成为了CHF药物治疗的重大突破。大量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能明显改善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地位的变化,体现了哲学发展观与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物应用的紧密联系,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也体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本文将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新旧观念进行阐述、比较,对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用药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空间进行展望。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有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控制疾病。
- 许丹华李焕德
-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
- 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对Caco-2细胞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甘草酸18位差向异构体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采用罗丹明-123摄取法评价P-糖蛋白的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分析Caco-2细胞膜上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中、高浓度(10,60μmol.L-1)α-GL使细胞内Rho-123摄取增加,对P-gp表现出抑制作用,但没有呈现出剂量依赖性;β-GL各浓度组使细胞内Rho-123摄取减少,对P-gp表现出诱导作用,但也没有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二者对Caco-2细胞上P-gp功能的影响呈相反的趋势;Caco-2细胞与药物孵育72 h后,中、高浓度(10,60μmol.L-1)α-GL下调MDR1 mRNA表达,β-GL只在高浓度(60μmol.L-1)上调了MDR1 mRNA表达;高浓度(60μmol.L-1)β-GL在蛋白水平对P-gp有诱导作用,α-GL各浓度没有表现出对P-gp表达的影响。结论:转录水平上α-GL,β-GL对P-gp的影响与α-GL,β-GL对CYP3A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同向性,甘草酸18位差向异构体对CYP3A与P-gp的影响有相似的立体选择性,其机制是否与孕烷X受体(PXR)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 颜苗李兰芳李焕德方平飞徐萍郑媚许丹华
- 关键词:Α-甘草酸P-糖蛋白
-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P-糖蛋白对马钱子碱跨屏障转运的影响
-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的P-糖蛋白(P-gp)底物特性,探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BB)上P-gp对马钱子碱跨屏障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同种属原代培养的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和星形胶质细胞(As)共培养的方法,建...
- 许丹华颜苗李焕德刘艳文
- 关键词:马钱子碱体外血脑屏障P-糖蛋白动物模型
- P-糖蛋白对马钱子碱在体外血脑屏障转运的影响
- 一、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的P-糖蛋白/(P-gp/)底物特性,并探讨P-gp对马钱子碱在体外血脑屏障/(BBB/)转运的影响。
二、方法
1.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采...
- 许丹华
- 关键词:马钱子碱体外血脑屏障P-糖蛋白转运
- 文献传递
- 甘草次酸18位差向异构体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18位差向异构体即18α-甘草次酸、18β-甘草次酸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采用罗丹明-123摄取法评价P-糖蛋白的功能;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DR...
- 颜苗李兰芳李焕德许丹华刘艳文
- 关键词:18Β-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P-糖蛋白CACO-2细胞
- 文献传递
-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P-糖蛋白对马钱子碱跨屏障转运的影响
-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的P-糖蛋白(P-gp)底物特性,探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BB)上P-gp对马钱子碱跨屏障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同种属原代培养的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和星形胶质细胞(As)共培养的方法,建立体...
- 许丹华颜苗李焕德刘艳文
- 关键词:马钱子碱体外血脑屏障P-糖蛋白转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