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杰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逸度模型
  • 2篇湿地
  • 2篇辽河口湿地
  • 2篇河口湿地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通量
  • 1篇迁移通量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环境行为
  • 1篇苯并[A]芘
  • 1篇PCBS
  • 1篇持久性有机污...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王敏杰
  • 1篇郎印海
  • 1篇程芳芳
  • 1篇王楠楠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辽河口湿地苯并[a]芘的多介质归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LevelⅢ逸度模型对苯并[a]芘在辽河口湿地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植物中的分布进行模拟,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成功模拟了各相中苯并[a]芘浓度分布,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各相间的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植物中苯并[a]芘的浓度分别为7.79×10-11、2.52×10-6、6.32×10-4、1.10×10-3和1.51×10-8 mol/m3,模型计算浓度与同期实测浓度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土壤和沉积物是苯并[a]芘最主要的储库,占区域总量的94.0%;大气和水的平流输入是该区域苯并[a]芘的主要来源,占总输入量的99.3%,大气和水的平流输出是其损失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出量的92.8%;各相间迁移通量以水体向沉积物的迁移通量为最大,依次为沉积物向水体和大气向土壤的迁移。
王敏杰郎印海程芳芳王楠楠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苯并[A]芘逸度模型
辽河口湿地PAHs和PCBs的多介质归趋行为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POPs的多介质环境行为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数学模拟也成为了探讨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重要...
王敏杰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逸度模型环境行为迁移通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