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珊 作品数:25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控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可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制取高温热水的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运用二级压缩比大致相等的原则确定最优中间温度从而控制中间冷凝压力的方法。采用适用性较好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算法,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核心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在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条件下,面对负荷的变化,该系统控制快速、平稳且精确,实现了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优化控制。 陈剑波 姚晶珊 亢友立 韩星 李贺 王玉关键词:空气源热泵 复叠式 PID PLC 稳定性 二次热泵复合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热泵复合系统,包含一次侧热泵系统,二次侧热泵系统,蓄热水侧系统;一次侧热泵系统与二次侧热泵系统的连接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相接,二次侧热泵系统与蓄热水侧系统的连接通过第二蓄热水箱连接。系统设有制热方式运行,... 陈剑波 姚晶珊 亢友立 戴晶 王玉 聂琳杰 韩星 宋丹萍 李林文献传递 低温环境下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借鉴复叠式制冷原理,研制了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样机,以期在-25℃的低温工况下制取80℃高温热水。分别选取R134a和R410A作为高、低温级制冷工质,采用等压缩比法对中间冷凝压力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测得样机在额定工况下制取80℃热水的系统COP达到了1.82;在极端工况下,即室外环境温度-25℃时制取85℃热水,系统COP也达到了1.37。另外,实验数据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周亮亮 李贺 白建民 汪雨清 姚晶珊关键词:热工学 热泵热水系统 空气源热泵 带整流栅的空调系统变风量末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整流栅的空调系统变风量末端装置,由进口直管段,整流栅,变风量末端装置,送风消声器组成,进口直管段、整流栅、变风量末端装置、送风消声器依次按照顺序连接。所述进口直管段长度为进口直管直径的两倍。本实用新... 姚晶珊 戴晶 聂琳杰 亢友立 王玉 陈剑波 程飞文献传递 不同环境温度下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高温热水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随室外温度降低急剧下降,由于寒冷地区冬季很长时间内环境温度都很低,在使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供暖时会出现压缩比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于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制取高温热水系统的可行性,运行特性及节... 姚晶珊 陈剑波 白建民关键词:空气源热泵 环境温度 文献传递 制冷系统中电子膨胀阀流量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自行研制的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试验台对电子膨胀阀VPF-25D18在变频空调系统中的流量系数进行研究,分析了阀开度及蒸发温度对电子膨胀阀流量系数的影响,并且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流量系数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特定蒸发温度下不同阀门开度时的流量系数较小,特定阀门开度下不同蒸发温度对应的流量系数值较大,变化范围也较大。 安贝贝 胡海洋 姚晶珊关键词:电子膨胀阀 最小二乘法 热水温度变化对复叠式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介绍了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不同环境工况相同热水温度以及相同环境工况不同热水温度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可以在极端低温(-25℃)环境工况下稳定运行,并且可以制取80℃的高温热水;系统COP达到1.55;系统最高出水温度为85℃。环境温度10℃以上时制取65℃左右的热水,传统热泵机组的效率更高。 陈剑波 聂琳杰 姚晶珊 李贺 亢友立关键词:热泵热水器 空气源热泵 结合光伏光热组件的双源热泵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考虑到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升高时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以及水源温度升高时热泵运行效率增加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结合光伏光热(PV/T)组件的双源热泵系统。对该系统进行室外实际运行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并验证太阳能电池板降温提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且组件电池转换效率与固定倾角的追踪式光伏(TPV)组件相比,提高0.3%左右,能够为下一步研究最优运行方式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于海照 陈剑波 姚晶珊双工况直流变速空气源热泵控制研究 2013年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多工况下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的能耗和压缩机直流变速控制在不同工况下良好的转换特性,通过研究,设计了满足空调和生活热水两种不同工况的直流变速控制空气源热泵。对机组的主要部件进行了分析并实施控制策略。通过机组的可行性实验,得出如下结论:机组双工况之间可自由切换,机组在制冷、制热工况下,不同的压缩机频率运行可满足使用负荷的需求,运行平稳、节能。 汪雨清 程飞 姚晶珊 刘红冰关键词:控制研究 空气源热泵 能效比 表面水降温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应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太阳电池表面温度越高,其转换效率越低。针对该现状对太阳能光伏(PV)系统进行表面水降温研究并对该系统进行理论模型和实验测试,将其与同样材质、同等规格和相同倾角固定的追踪式光伏(track type photovoltaic,TPV)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以太阳电池板背板温度作为实际工作温度建立的传热理论模型较为合理。实验系统的最佳喷淋流量为0.9 m3/h,喷水温度越低,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通过对表面水降温PV系统及倾角固定的TPV系统的对比研究得出表面水降温PV系统不但能定期除尘且能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陈剑波 于海照 姚晶珊关键词:太阳能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