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会亮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空冷
  • 5篇直接空冷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空冷单元
  • 4篇值模拟
  • 3篇直接空冷凝汽...
  • 3篇凝汽器
  • 3篇喷雾增湿
  • 3篇空冷凝汽器
  • 2篇导流装置
  • 2篇直接空冷机组
  • 2篇空冷机组
  • 2篇冷却塔
  • 1篇导流板
  • 1篇等效热降
  • 1篇等效热降法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型体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增湿

机构

  • 7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淮浙煤电有限...

作者

  • 9篇孙会亮
  • 5篇惠雪松
  • 5篇周兰欣
  • 5篇马少帅
  • 1篇王喆
  • 1篇李卫华
  • 1篇索新良
  • 1篇尤风霞
  • 1篇刘正良
  • 1篇高江玲
  • 1篇马士英
  • 1篇王玮

传媒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华东电力
  • 1篇应用能源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 1篇东北电力技术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年份

  • 5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直接空冷凝汽器旋转流场中应用喷雾增湿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13年
基于Simple算法和k-ε模型,采用MRF模型处理风机模型,并综合两相流、传热传质理论,对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的一个单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喷雾增湿对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MRF模型处理风机后,单元内空气旋转上升,空气流场和换热器表面温度场分布更接近实际情况;喷嘴距风机栈桥中心线3.5m、距风机导流筒出口平面高度1.6m,喷雾方向在xy平面与y轴正向夹角210°、喷嘴压力为0.8MPa、喷嘴孔径为0.4mm时,凝汽器压力降幅最大,为8.97kPa.
周兰欣惠雪松李卫华马少帅孙会亮
关键词:直接空冷凝汽器喷雾增湿数值模拟
直接空冷单元内加装一种导流装置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典型结构,建立在空冷凝汽器单元内部加装弧形导流板的物理模型,利用CFD软件,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加装导流板前后空冷单元的空气场及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导流板的安装位置及几何尺寸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加装导流装置后,空冷单元内的空气场及换热器表面温度场分布趋于均匀,降低了管束平均表面温度,起到了明显作用,提高了管束的换热效率,为空冷单元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周兰欣孙会亮马士英惠雪松
关键词:空冷单元导流装置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环境风对某600MW直接空冷凝汽器影响的数值分析
2013年
以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利用CFD软件对其建立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环境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影响。计算结果指出:当风速小于2m/s时环境风对凝汽器换热基本没有影响,当风速大于7m/s时,凝汽器换热恶化严重;在风速由0m/s上升至13m/s时空冷凝汽器的风机流量偏差率增加了41%;当风速由2m/s上升至7m/s时换热效率降低了14.1%;指出了环境风温变化对凝汽器换热的影响。通过分析获得了环境风速、风温变化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影响,为空冷凝汽器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会亮索新良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量偏差率换热效率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内部空气流场分析
直接空冷系统是凝汽器通过换热管直接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冷凝排气的目的,因此,对空冷单元内部空气流场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在分析了凝汽器运行特性基础上,通过CFD数值软件建立了空冷单元...
孙会亮
关键词: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内部流场导流装置
AP1000核电机组巨型冷却塔型体优化数值计算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气水两相间热质传递原理,利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AP1000核电机组用20 000m2淋水面积巨型冷却塔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双曲线塔筒的母线方程中的特征值及喉部半径的最优取值进行了计算验证,综合分析了特征值及喉部半径对塔内流场、进塔风量、蒸发水量和平均出塔水温的影响,得到了210m高巨型冷却塔的最优型体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喉部半径与塔底半径的比值r0/r2=0.6~0.7、塔筒母线方程中的曲率特征值α=0.17~0.18时,冷却塔运行最优.
周兰欣马少帅弓学敏孙会亮
关键词:核电机组冷却塔结构优化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内喷雾增湿系统的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SIMPLE算法,采用k-ε模型,在综合两相流、传热传质理论并结合实际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对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中的1个单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喷嘴纵向双层四排布置时喷嘴位置、喷雾方向、喷嘴孔径及喷雾压力对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双层四排布置时,压力越大喷雾增湿效果越明显;综合考虑雾化效果和喷雾距离,1 mm为孔径的最佳值;当外排喷嘴距风机栈道中心线4 m、距风机平面高度为0.6 m、内排喷嘴距风机栈道中心线2 m、距风机平面高度1.9 m、喷雾方向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120°、喷雾压力为1.2 MPa、孔径为1 mm时,空冷凝汽器压力降幅最大,可降低8.13 kPa。
惠雪松孙会亮马少帅
关键词:直接空冷凝汽器喷雾增湿研究方法
大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引入冷却装置热经济性分析
2012年
根据600 MW湿冷机组的热力系统连接特点,提出在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管道末端加装冷却装置的技术设想。运用等效热降法计算,对机组加装冷却装置前后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管道末端加装冷却装置,可以提高凝汽器真空,减少凝汽器的热负荷,使机组供电量增加。
高江玲王玮孙会亮
关键词:给水泵汽轮机冷却装置等效热降法热经济性
内部导流对空冷单元喷雾增湿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对空冷单元冷却空气进行合理导流,根据导流后的速度分布布置喷雾增湿系统,可以增强喷雾增湿的冷却效果。针对6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的典型结构,建立了内部综合应用空气导流板和喷雾增湿的空冷单元冷却空气流动传热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进行模拟,获得了空冷单元冷却空气的流场,比较了应用导流板前、后喷雾增湿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内部导流板能够增强喷雾增湿的冷却效果,更大程度降低机组背压。
周兰欣惠雪松孙会亮马少帅尤风霞
关键词:空冷单元导流板喷雾增湿数值模拟
一种新型进风导流装置在冷却塔中应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中心区域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在雨区加装进风导流管的改进方案,并对其布置形式进行优化设计计算。以冷却塔相关理论为基础,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的框架下,建立了火电机组湿式冷却塔的传热传质模型,采用离散相模型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的流动与热力特性,模拟了冷却塔内部气水流场及其换热过程,重点计算了横向风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及中心区域换热效果差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进风导流装置后,冷却塔出塔水温可降低0.6℃。
周兰欣马少帅刘正良孙会亮惠雪松王喆
关键词:冷却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