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迎春
- 作品数:35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被引量:3
- 2015年
-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动本质性地表现为对一般意义上的实体主义与主体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根本超越,也表现为对特殊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超越,即表现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出场。马克思哲学之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已经不再把"物质实体"而是把"实践"作为最高原则和理论基石;它关注的不再是自然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物质实体的世界,而是这一世界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成为人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唯物主义之作为"唯物主义"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它与其说是一种"唯物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唯实践主义"或"实践哲学"。
- 范迎春卜祥记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哲学革命实践唯物主义
-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析
- 2008年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李达较早地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系统研究、阐释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从而形成了李达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
- 范迎春李清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论价值多元视角下的和谐社会
- 本文对价值多元视角下的和谐社会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价值多元化的原因、实现价值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等进行了阐述。
- 梅良勇范迎春
- 关键词:社会构建价值哲学
- 文献传递
- 共享发展:马克思社会学说的当代表达被引量:2
- 2017年
- 在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中,作为"社会"状态的"共产主义"不仅表现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也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化关系的积极扬弃,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境遇,是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理念就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当代实践,是遵循体现着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高度的基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对现时代的思考。
- 范迎春
- 关键词:共享发展社会学说
-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历程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 2010年
- 李达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作出了独特贡献。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形成、成熟、深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研究性、现实性和斗争性的鲜明特色。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立足于实践,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 范迎春刘魁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李达的“实践唯物论”思想探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李达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论"。最终形成了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的理论特色。李达的"实践的唯物论"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要坚持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相互渗透。
- 范迎春
- 关键词:实践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 2015年
-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及其所提倡的"因信称义"等学说,从根本上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至上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近代社会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政教分离的出现以及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范迎春
- 关键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政教分离
-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危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为此,要改进"概论"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 范迎春
- 关键词:大学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政治信仰的内涵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政治信仰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是特定时代人们的自我意识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信仰主体对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的信服与敬仰,并奉为自己政治生活支撑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政治信仰与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之一。
- 范迎春
- 关键词:信仰政治信仰意识形态
-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 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观念下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作为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政治体系运行的合法性基础,政治认同既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
- 范迎春
- 关键词:政治认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