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茜茜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源性凝血在脓毒症凝血紊乱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脓毒症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措施是抗凝治疗。以凝血级联反应关键蛋白酶为靶点的抗凝治疗有导致重要器官出血的风险;而内源性凝血接触系统抑制剂在发挥抗凝作用的同时不增加出血量,这提示调节接触系统活性有望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内源性凝血接触系统激活物磷酸盐聚合物、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微粒、链霉素等在脓毒症凝血障碍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新思路。
- 温菲唐雯靳茜茜王焕亮
-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凝固因子接触系统
- 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因素被引量:10
- 2017年
-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增高。手术切除是许多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即使将恶性肿瘤完全切除,许多患者仍死于术后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免疫系统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转移密切相关,围术期许多因素可能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因此研究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因素,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素玲刘婷婷靳茜茜温菲类维富王焕亮
- 关键词:肿瘤手术麻醉输血
- 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及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激素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围术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min,L组患者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利多卡因1.5mg·kg^(-1)·h^(-1)持续泵注至患者出室;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24h、术毕即刻、术后48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PGE2、EPI、NE浓度。免疫磁珠法分离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K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和蛋白激酶A(PKA)表达。结果术前24h两组患者血浆PGE2、EP1和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L组血浆PGE2浓度[(562.5±98.2)pg/ml vs(663.2±119.0)pg/ml]、EPI浓度[(24.9±4.8)pg/ml vs(29.7±3.5)pg/ml]、NE浓度[(408.3±47.2)pg/ml vs(499.6±45.6)pg/ml]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48h,L组NK细胞杀伤力明显高于C组[(44.1±5.0)%vs(37.1±5.5)%,P<0.05]。术毕即刻,L组p-PKA/PKA明显低于C组(0.060±0.008vs 0.099±0.011)(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浆PGE2及儿茶酚胺水平;保护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
- 张素玲刘婷婷靳茜茜温菲类维富王焕亮
- 关键词:利多卡因宫颈癌根治术应激激素NK细胞
- 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患者血浆和腹腔引流液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和腹腔引流液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的抗炎机制。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各15例。L组诱导前15min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持续泵入利多卡因1.5mg/(kg·h)至患者离室,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ELISA检测血浆和腹腔引流液各时点白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术后3h,6h L组体温低于C组,术后6h,L组心率亦低于C组(P<0.05)。术后24h,L组血浆白细胞计数低于C组(P<0.05)。术后24h,L组HMGB1血浆和腹腔引流液浓度均低于C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h,6h,12h,C组、L组血浆IL-6浓度均升高。术后3h,6h,L组血浆和腹腔引流液IL-6浓度低于C组(P<0.05)。术后12h,L组腹腔引流液中IL-6浓度亦低于C组。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因此,利多卡因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有一定临床价值。
- 刘婷婷张素玲靳茜茜温菲类维富王焕亮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利多卡因HMG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