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国驹

张国驹

作品数:34 被引量:4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直流
  • 10篇功率
  • 8篇交直流
  • 6篇电容
  • 6篇电容器
  • 6篇电压
  • 6篇超级电容
  • 6篇超级电容器
  • 5篇电网
  • 4篇电力
  • 4篇能源
  • 4篇氢能
  • 4篇换流
  • 4篇交直流混联
  • 4篇交直流混联系...
  • 4篇并网
  • 4篇储能
  • 3篇等效
  • 3篇电力电子
  • 3篇电能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保定供电公司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作者

  • 33篇张国驹
  • 22篇裴玮
  • 17篇邓卫
  • 8篇孔力
  • 7篇唐西胜
  • 6篇齐智平
  • 5篇张学
  • 3篇周龙
  • 3篇李宁宁
  • 2篇肖浩
  • 2篇韦统振
  • 1篇张国伟
  • 1篇王硕禾
  • 1篇邓红雷
  • 1篇李宁宁

传媒

  • 4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等控制方式下低压交直流系统可扩展建模及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等控制方式下低压交直流系统可扩展建模及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单站的状态矩阵与输入矩阵;依据下垂控制策略,建立各站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形成其状态矩阵与输入矩阵;步骤二:构建所有换流站的整体状态矩阵与输入...
吴琦邓卫裴玮杨艳红张国驹孔力
文献传递
基于分裂电容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超级电容器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综合分析储能控制器的典型拓扑结构及其特点,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超级电容器组的升压稳压环节,以解决超级电容器端电压随储能状态大范围变化的问题,提高其的容量利用率;并将两组双向DC/DC变换器串联,以控制逆变环节直流母线的分裂电容电压。同时,引入带重复控制的双闭环控制方法,以提高超级电容器储能控制器带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李宁宁张国驹唐西胜张国伟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不平衡负载非线性负载重复控制
构网型变流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年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的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典型的“双高”特征,但同时也带来低惯性、弱稳定性等问题。构网型(GFM)控制技术可实现变流器自主地建立频率和控制电压,改善对外部电压源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稳定性。对构网型变流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首先,对跟网型(GFL)控制技术与构网型控制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构网型控制技术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然后介绍现有的构网型控制技术,分析构网型控制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构网型控制技术应用于变流器时所面临的挑战。
刘旭张国驹裴玮裴玮张学赵军愉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变流器
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应用被引量:204
2010年
由于微网中含有发电单元输出功率与负荷功率2组不相关随机变量,储能需要频繁吸收(发出)有功功率以维持微网的稳定运行,这对传统蓄电池储能的工作状况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文中提出了适用于微网的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混合储能结构,采用统一建模方法进行了建模,并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推导了储能的稳定条件。针对该混合储能结构,采用多滞环调节控制策略提高了储能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利用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通过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避免蓄电池单独储能时的容量浪费,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储能的技术经济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混合储能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张国驹唐西胜齐智平
关键词:微网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
对等控制方式下低压交直流系统可扩展建模及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等控制方式下低压交直流系统可扩展建模及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单站的状态矩阵与输入矩阵;依据下垂控制策略,建立各站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形成其状态矩阵与输入矩阵;步骤二:构建所有换流站的整体状态矩阵与输入...
吴琦邓卫裴玮杨艳红张国驹孔力
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集中式运行管控方法
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集中式运行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系统的大信号模型表示为<Image file="682207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1" imgC...
邓卫李毅丰裴玮张学张国驹孔力
文献传递
一种中间电容谐振型级联双向DC-DC变换器被引量:9
2022年
为满足分布式储能系统中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互联时对DC-DC变换器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电压调节范围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中间电容谐振型级联双向DC-DC变换器。该级联变换器的低压侧采用改进的谐振型双有源桥(DAB),与传统DAB不同,该结构利用DAB高频变压器漏感与级联拓扑的中间直流母线电容进行谐振,工作频率在2倍谐振频率且在最高效率点运行;高压侧采用传统双向Buck-Boost拓扑,以提升电路的整体电压调节范围。该级联变换器具有中间直流母线电容小、电压调节范围宽、控制复杂度低、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的优点。该文首先,分析了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其次,推导了关键状态变量和电压增益;然后,建立了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并据此进行谐振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了一台额定功率7.5kW的样机,其功率密度为1.15W/cm3,满载效率为95.9%,实验验证了该级联变换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宽电压调节范围的特性。
李福邓红雷张国驹裴玮邓卫
关键词:损耗模型
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集中式运行管控方法
一种含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集中式运行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系统的大信号模型表示为<Image file="682207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1" imgC...
邓卫李毅丰裴玮张学张国驹孔力
文献传递
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综述被引量:16
2023年
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潮流灵活控制,是新型配电网实现坚强架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电路拓扑与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可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系统结构,包括应用场景与设备组成部分。然后,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的电路拓扑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模块化多电平高压型和变压器降压型两类,并对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对中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设备的跟网型和构网型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应用于柔性互联设备时所需面对的挑战。
张国驹裴玮裴玮邓卫朱恩泽邓卫
关键词:配电网电路拓扑控制策略
一种手拉手型的交直流配用电系统运行稳定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拉手型的交直流配用电系统运行稳定分析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个电压源型换流站,其中包括一个主站和多个从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系统单个从站的等效阻抗:依据交直流配电系统的等效电路,建立单个从站的...
邓卫吴琦裴玮张国驹孔力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