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清 作品数:6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始兴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09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109例经临床症状、超声、X平片检查均确诊。保守治疗、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93.7%、95.2%、96.0%。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重要原因,结合腹部体征、超声、X平片可及时确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刘龙清关键词:腹部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在乙状结肠造瘘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在治疗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科开腹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4例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中,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轻度造瘘口周围炎、1例轻度造瘘口回缩。经对症处理后,并发症基本消失,预后良好。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的创伤性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及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刘龙清 李玉清关键词:腹腔镜 乙状结肠造瘘术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始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腹症且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患者172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并进行腹部平片检查,对比分析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部平片检查的临床应用结果,以探究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以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进行腹腔穿刺201次,其中1次穿刺阳性138例,2次以上穿刺阳性27例,穿刺阳性率为95.93%。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将腹腔穿刺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95.9%,误诊7例,误诊率为4.1%,腹腔穿刺诊断与手术探查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穿刺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平片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腹腔穿刺详细情况,其中以红细胞计数>100×10~9·L^(-1)或白细胞计数>0.5×10~9·L^(-1)的诊断人数最多,诊断率最高。入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未出现穿刺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刘龙清 李玉清关键词:腹腔穿刺 急腹症 手术探查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和有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2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讨论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分别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和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实验共选取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无改善的50例患者转换为有创呼吸机治疗,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另外5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气中pH值(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aO_2(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血样分压)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者Pa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和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结论 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无改善情况后医护人员将其转换为有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血气指标数据情况,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利华 刘龙清关键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有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高血糖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血糖正常患者作为血糖正常组。高血糖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血钙水平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肌钙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氧血症发生率、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有多种影响因素,胰岛素强化方案比常规方案疗效明显,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利华 刘龙清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始兴县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共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前后生物化学指标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后,p H、尿素、外周游离钙离子等生物化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安全性较高,患者在使用后的出血可能性小。 李利华 刘龙清关键词:局部抗凝 连续性血液净化 枸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