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鉴 作品数:8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通过CD39来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背景: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被认为可以用来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免疫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等.然而还尚无GMSCs是能够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报道.研究目的:我们通过研究GMSCs在急性移植物... 古鉴 陆云杰 王坤鹏 张峰 王学浩 吕凌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FOXP3 JNK信号级联的诱导性失活机制 被引量:5 2009年 MAPKKK(MEKK1或ASK1)/MAPKK(SEK1或MKK7)/JNK信号级联是介导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通路,但在外界刺激下,机体也能诱导性抑制JNK激活,阻止细胞损伤。MAPK磷酸酶能直接诱导JNK去磷酸化灭活JNK;NO可使JNK的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亚硝化灭活JNK。针对JNK上游激酶级联,SGK1或Akt可以磷酸化SEK1的Ser78灭活SEK1;c-FLIPL能够结合MKK7上活化JNK的位点,抑制其对JNK的活化。半胱氨酸转移酶Mu1-1结合MEKK1;TRX、半胱氨酸转移酶π1-1可以结合ASK1,灭活MAPKKK,继而导致细胞内MAPKK/JNK活性降低,阻断信号通路。JNK的失活能增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也能抵抗各种刺激导致的细胞损伤。该文综述了上述信号蛋白诱导性灭活JNK的机制及其介导的抗凋亡效应。 古鉴 郭军关键词:JNK 失活 抗凋亡 调节性T细胞功能稳定性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Foxp3在Treg的表达水平与Treg的功能直接相关。基础与临床的多项研究已证实Tregs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糖尿... 古鉴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治疗 信号通路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体外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的腹腔巨噬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体外诱导过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按Treg的不同诱导条件,分为不加巨噬细胞的正常Treg诱导组(no M组)、原代巨噬细胞影响组(M0组)、M1型巨噬细胞影响组(M1组)、M2型巨噬细胞影响组(M2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Foxp3表达以及效应性T细胞增殖情况,HE染色检测不同条件诱导的Treg处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的肝脏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各组小鼠血清ALT水平。结果:与no M组相比,M0组与M2组诱导Foxp3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M1组对Fxop3诱导无明显影响。此外,M0与M2组Treg体外抑制功能以及体内保护功能明显低于no M和M1组(P<0.01),而这种作用的实现依赖细胞之间的接触性作用(P<0.05)。结论 :腹腔巨噬细胞能够影响Treg的体外诱导,不同亚型腹腔巨噬细胞对Treg影响不同,共同为机体免疫平衡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王坤鹏 古鉴 倪绪皓 赵洁 汪瀚 吕凌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平衡 缺血再灌注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通过CD39来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背景: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被认为可以用来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免疫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等。然而还尚无GMSCs是能够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报道。研究目的:我们通过研究GMSCs在急性移植物... 古鉴 陆云杰 王坤鹏 张峰 王学浩 吕凌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FOXP3 文献传递 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对B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对B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节功能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分离提取GMSC,从外周血分选出B细胞。将GMSC或纤维母细胞分别与B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设为GMSC组和纤维母细胞组,检测两组B细胞的扩增情况;检测两组细胞上清中IgG1与IgM的表达情况;检测两组细胞白细胞介素(IL)-6、Perforin、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情况;检测两组B细胞表达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水平;检测两组B细胞中PC-1的表达情况;检测GMSC调控B细胞功能的信号通路;检测GMSC对B细胞活化T细胞功能的调控。结果与纤维母细胞组比较,GMSC组B细胞的扩增明显减弱(P<0.05),GMSC与B细胞共培养后,能明显抑制B细胞分泌IgG1和IgM,明显抑制IL-6、Perforin、IFN-γ和TNF-α的分泌(均为P<0.05)。与纤维母细胞组比较,GMSC组中的IL-10与TGF-β分泌量更高(均为P<0.05)。GMSC组中PC-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加入TGF-β受体抑制剂ALK5后,GMSC对B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与纤维母细胞组比较,GMSC组的B细胞活化和扩增T细胞的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GMSC对B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功能,可通过TGF-β信号通路抑制B细胞的活化以及其他相关功能。 张楷 陈柯妍 李凯 马铁梁 古鉴关键词:移植免疫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B细胞 调节性B细胞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TACE)与对症治疗或经静脉化疗对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2010年)、EMBASE (1989~2010年)、互联网上注册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10年).纳入TACE和对症治疗或经静脉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7组RCT.Meta分析结果表明,TACE与对症处理或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前者能降低无法手术切除肝癌患者1,2,3年死亡率,其RR(Risk Ratio)分别为1.254,95% CI 1.085~1.449,P=0.002;1.138,95% CI 1.023~1.266,P=0.017;1.128,95% CI 1.041~1.223,P=0.003,两者有显著差异.其中4组研究中肝癌患者的肝硬化以酒精性肝硬化占多数,TACE组1年死亡率与对照组1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5,95% CI 0.892~1.344,P=0.385).[结论]与对症处理或全身静脉化疗相比,TACE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患者能提高其生存率,有一定的疗效.对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肝癌患者TACE 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该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意义. 施卫东 柏建岭 李国强 古鉴 刘莉 吕凌 张峰关键词:化学栓塞 微生物通过巨噬细胞RIG-I乳酸化修饰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微生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结肠肿瘤及肝脏肿瘤行16S rDNA测序分析。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分别用抗生素、大肠杆菌、乳酸脱氢酶抑制剂、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24 d后获取肝脏肿瘤组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乳酸浓度及微生物丰度检测。将大肠杆菌与MC38细胞按100∶1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Seahorse检测细胞外酸化率,比色法检测乳酸浓度。分别用乳酸、乳酸化修饰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处理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其CD206、iNOS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其i NOS、CD86、CD163、ARG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乳酸化修饰水平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CRLM患者中结肠及肝脏肿瘤中存在微生物,优势物种相似。微生物促进小鼠CRLM,并发现肿瘤内巨噬细胞呈M2样极化,而清除巨噬细胞后肝转移瘤减少。微生物不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但可升高肿瘤糖酵解及乳酸水平,同时抑制乳酸脱氢酶后小鼠肝转移瘤减少。乳酸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及乳酸化修饰,并发现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RIG-I)的去乳酸化可抑制乳酸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RIG-I下游NF-κB的表达在乳酸处理后减弱;NF-κB激动剂TNF-α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2极化。结论:微生物促进瘤内乳酸形成,通过对巨噬细胞RIG-Ilys852乳酸化修饰诱导其极化为M2,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 朱晓文 岳磊 赵文虎 古鉴 钱晓峰关键词:微生物 巨噬细胞 结肠癌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