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旺

作品数:30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污染
  • 10篇超滤
  • 7篇膜污染
  • 6篇活性炭
  • 5篇混凝
  • 5篇粉末活性炭
  • 4篇生活热水
  • 4篇热水
  • 4篇超滤组合
  • 3篇有机物
  • 3篇水系统
  • 3篇微污染
  • 3篇微污染水
  • 3篇污染水
  • 3篇消毒
  • 3篇滤膜
  • 3篇建筑
  • 3篇超滤组合工艺
  • 2篇液罐
  • 2篇银离子

机构

  • 29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中国建筑设计...
  • 5篇中国建筑设计...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国建筑设计...
  • 2篇济南市供排水...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北京首钢国际...
  • 1篇北京市规划委...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天津生态城建...
  • 1篇北京明锐诚升...
  • 1篇中国建筑标准...
  • 1篇上海威派格智...
  • 1篇天津市华澄供...
  • 1篇亚太建设科技...
  • 1篇杭州天创环境...

作者

  • 29篇刘永旺
  • 24篇李星
  • 24篇杨艳玲
  • 8篇任家炜
  • 6篇周志伟
  • 3篇程振杰
  • 3篇李圭白
  • 3篇赵锂
  • 3篇安东子
  • 2篇刘玲
  • 2篇宋武昌
  • 2篇陈楠
  • 2篇苏兆阳
  • 2篇贾瑞宝
  • 2篇梁爽
  • 2篇赵伟业
  • 1篇李波
  • 1篇李娜
  • 1篇梁恒
  • 1篇李志辉

传媒

  • 5篇给水排水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建材与装饰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二氧化氯消毒对热水管壁生物膜的控制作用
2019年
建筑生活热水存在严重的生物安全性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为此,采用建筑生活热水模拟管道系统,对比研究氯或二氧化氯冲击消毒对管壁生物膜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冲击消毒对管壁生物膜群落组成和生物膜表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消毒剂质量浓度可显著提高微生物的灭活速率,但已不能进一步改善微生物灭活率; 1. 5 mg/L氯或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不佳; 3~5 mg/L氯或二氧化氯在冲击消毒120 min后,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异养菌(HPC)均可达到完全灭活的程度,能够有效控制热水管道生物膜,说明足够的消毒剂质量浓度和消毒时间对保持高效灭活率非常必要.生活热水管壁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门,并含有多种致病菌,与市政供水和二次供水管道系统的优势菌群有很大差异;氯或二氧化氯冲击消毒对各种菌门均有不同程度的灭活效果,二氧化氯对致病菌、变形菌门和衣原体门等的灭活效果更佳.氯或二氧化氯冲击消毒能有效破坏生物膜的表面结构,使生物膜出现间隙变大、萎缩、脱落等现象,二氧化氯对生物膜的破坏作用更显著,具有更佳的冲击消毒作用和消毒效果.研究结果为建筑生活热水系统的安全消毒技术以及生物安全性保障提供了支持.
柴珊珊李星杨艳玲刘永旺赵锂
关键词:二氧化氯生活热水生物膜
活性炭/超滤工艺提升和保障二次供水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提出了以超滤(UF)和颗粒活性炭(GAC)为基础的二次供水保障措施,对比了UF、GAC以及GAC/UF工艺对二次供水水质的保障作用。结果表明,UF可以进一步改善二次供水的感官指标并提高生物安全性。GAC可以更显著地去除有机物,同时对金属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GAC能够消耗余氯,无法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还会出现浊度增加和颗粒物泄漏等问题。GAC/UF工艺可以充分发挥GAC和UF的除污染特性,补加消毒剂后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感官、微生物和有机物指标,从而全面提高和保障饮用水水质。可见,GAC和UF工艺作为二次供水水质保障屏障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曾庆品李星杨艳玲刘永旺赵锂
关键词:二次供水超滤活性炭水质保障
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工艺处理含嗅水被引量:2
2012年
为解决饮用水的嗅味问题,通过实验室配水实验,考察常规处理加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组合工艺(UF-PAC)对含嗅高藻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浸没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中,粉末活性炭可以吸附超滤膜无法截留的溶解性有机物,并能充分发挥吸附作用和长期的生物降解作用。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组合工艺可以强化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将藻细胞完全截留,对DOC,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平均增长19.6%,30.0%和28.3%;经UF-PAC处理后,出水中二甲基异茨醇和土臭素质量浓度均降至10 ng/L以下,出水水质得到保证。常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PAC共同延缓膜污染,运行30 d跨膜压差仅增加9 kPa。
梁爽李星杨艳玲刘玲刘永旺程振杰李波
关键词:浸没式超滤膜粉末炭高藻水土臭素膜污染
纳滤膜去除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效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错流纳滤工艺开展了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纳滤运行特性的研究,考察了纳滤膜对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截留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力、浓水流量、离子浓度、进水温度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膜通量呈增加趋势;随浓水流量和离子浓度的升高,膜通量呈降低趋势;随着回收率、操作压力、离子浓度和进水温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均降低;随浓水流量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升高.在所有试验条件下,纳滤膜对4种苯系污染物的截留率都介于86.56%~98.85%之间,出水中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水苯含量低于0.1mg/L时,出水苯含量能满足国标要求.通过研究投资和运行成本,确定出经济运行参数为回收率90%、操作压力0.6 MPa和浓水流量30L/min.
赵伟业李星杨艳玲朱学武梁恒李圭白刘永旺谢柏明
关键词:饮用水苯系污染物纳滤截留率膜通量
高层建筑转输供水系统余氯衰减规律与补氯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高层建筑转输供水系统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补氯量、水温、有机物等因素对余氯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箱中0.1mg/L余氯量的进水停留4h后余氯不达标并出现微生物滋生的问题,同时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浊度升高,有机物含量下降;二次供水系统中余氯的衰减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余氯衰减受补氯量、TOC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水温〉补氯量〉TOC含量,其中补氯量、水温与TOC含量对余氯衰减的交互作用比较显著;补氯后余氯的衰减速率增大,且补氯量越低,TOC含量、水温越高,余氯的衰减速率越快;因此,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转输供水系统中进行补氯时,补氯点的设置和优化需要考虑二次供水水质、补氯量、余氯衰减速率、水温、有机物含量等因素。
张浩杨艳玲李星刘永旺赵锂
关键词:高层建筑余氯
滤池反冲水回流混凝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湖库水作为典型的低浊水源水,通常由于低的颗粒物浓度、小的颗粒尺寸、低的碰撞和聚集效率以及有机物更强亲水性,使常规混凝存在处理效果差、药剂用量大、产泥量多和出水残余铝含量高等缺点[1]。
周志伟杨艳玲李星刘永旺苏兆阳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
一种净水厂粉末活性炭回流/超滤组合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厂粉末活性炭回流/超滤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粉末活性炭投加至超滤膜膜池,同时将超滤膜膜池内经过一定停留时间的粉末活性炭采用回流泵以一定回流比回流至前处理混凝阶段;其中,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5~20mg/...
李星刘永旺杨艳玲任家炜臧振武陈楠
透水铺装去除污染效能及清洗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针对透水铺装对雨水径流污染的缓解作用,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透水铺装的污染物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采用超纯水对透水铺装进行清洗,探究清洗出水的水质特性和透水铺装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透水铺装对SS、TP和Zn的去除效能非常高,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8.15%、97.33%和97.58%,NH3-N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87%和3.52%;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对去除效能的影响不大,而降雨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对于去除率相对较低的污染物,当降雨重现期由1年增至100年时,NH3-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降低了8.68%和44.23%;在对透水铺装进行清洗时发现,清洗出水呈碱性,被截留和残留在透水铺装结构层内的COD和NH3-N易被水流冲出,而SS、TP和Zn不易随水流冲出,可见透水铺装易受颗粒物的堵塞。
李志辉李星杨艳玲刘永旺尹文超
关键词:透水铺装除污染效能降雨强度雨水径流
一种亲疏水性分析树脂自动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疏水性分析树脂的自动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属于分析树脂清洗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清洗柱、可编程控制器、碱液罐、酸液罐、纯水罐、清洗液输送泵、在线pH仪和废液罐,树脂在清洗柱内采用上向流的清洗方式,以碱、水、酸...
任家炜李星杨艳玲刘永旺周志伟臧振武
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含藻水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和单独UF处理微污染含藻水,分析2种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和微囊藻毒素(MC-LR)的去除效果以及PAC对膜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工艺均能有效去除含藻水中的叶绿素a。反应器内亚硝化菌成熟时间为15 d左右,硝化菌的成熟时间为20 d左右,硝化菌成熟明显滞后于亚硝化菌。单独UF工艺对UV254和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5%和15.0%,PAC/UF工艺对UV254和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7%和23.8%,PAC明显提高了超滤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将MC-LR平均去除效果从18.5%提高至43.0%,同时,PAC有效减少了含藻水超滤过程膜污染。生物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MC-LR控制技术。
刘永旺李星杨艳玲梁爽刘玲任家炜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超滤微囊藻毒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