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膦酰基羧酸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
- 2014年
- 以亚磷酸、衣康酸(I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相对较低分子量的膦酰基羧酸类共聚物阻垢剂。考察了合成条件与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关系,采用静态试验法评价了合成产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膦酰基羧酸类共聚物阻垢剂性能优良,阻垢率达到96%以上,可有效抑制Ca CO3垢。
- 赵晓非刘亦畅陈娟娟刘立新
- 关键词:自由基聚合反应阻垢剂阻垢率
- 耐高温天然类水溶性聚合物钻井液处理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深井、超深井下的高温条件严重影响钻井液的性能和钻井工程的安全运行。耐高温水溶性聚合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是深井钻探成败的关键。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水基钻井液中耐高温天然类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天然改性类的耐高温水溶性聚合物,广泛用于钻井液的降滤失剂、增粘剂、降粘剂和防塌剂等。
- 杜俊涛刘立新毛程陈娟娟
- 关键词:耐高温
- 耐高温钻井液降黏剂St/AMPS/AA的研制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苯乙烯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为原料,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引发剂BPO(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1.0%,溶液共聚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合成了St/AMPS/AA共聚物钻井液降黏剂。室内实验表明,加入0.5%该共聚物后,淡水钻井液在常温下的表观黏度由28.8 mPa.s降至23.4mPa.s,降黏率为58.3%;在260℃老化16 h后表观黏度由37.1 mPa.s降至6.8 mPa.s,降黏率为76.8%,该剂用作抗高温降黏剂在淡水钻井液中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降黏效果。
- 刘立新杜俊涛刘顺平陈娟娟史卜建赵晓非
- 关键词:降黏剂抗高温钻井液钻井液添加剂
- 抗温耐盐钻井液降粘剂开发与机理研究
- 随着石油勘探的纵向发展,我国温度超过200℃的深井、超深井数目也越来越多,钻具在地层中钻进条件日趋复杂。在钻井过程中,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井筒内温度显著升高,钻井液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降粘剂对调节钻井液流变性起着十分重...
- 陈娟娟
- 关键词:性能评价
- 文献传递
- MA/SAS/AMPS共聚物耐高温钻井液降粘剂的研制被引量:10
- 2014年
- 合成了耐240℃高温的水基钻井液降粘剂马来酸酐/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MA/SAS/AMPS)三元共聚物。优选反应条件为:水溶液聚合,n(MA)∶n(SAS)∶n(AMPS)=5∶4∶4,引发剂w(过硫酸铵)=3.0%,w(单体)=45%,共聚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h,得到MA/SAS/AMPS共聚物。室内实验证明,加入0.5%该共聚物使淡水基浆在常温下表观粘度由45mPa·s降至30mPa·s,降粘率为80.2%,加入0.5%使淡水基浆在240℃老化16h后的表观粘度由50mPa·s降至34mPa·s,降粘率为65%。
- 赵晓非陈娟娟娄刚史卜建高宇尚
- 关键词:水基钻井液共聚反应
- 两种2-丙烯酸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类抗高温钻井液降黏剂的合成与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以丙烯酸(AA)、衣康酸(IA)、2-丙烯酸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苯乙烯(St)为单体,分别合成了AMPS/St/AA和AMPS/St/IA两种聚合物降黏剂。用淡水基浆和盐水基浆分别对降黏剂的加剂量与室温和高温老化后降黏性能进行了优化和评价。室内实验表明:在降黏剂加量0.5%的淡水基浆于260℃老化16h后,降黏剂AMPS/St/AA和AMPS/St/IA的降黏率分别达到76.81%和59.54%,降切率达到72.26%和71.53%。与SF260相比,260℃高温下两剂的降黏效果较好,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方面均较好,尤其AMPS/St/AA的降切率达到73.62%,但耐盐性较差;降黏剂St/AMPS/IA受盐污的影响较大。降黏剂AMPS/St/AA和AMPS/St/IA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降黏效果,优异的降切效果,一定的抗盐性能。
- 杜俊涛刘立新陈娟娟舒静赵晓非
- 关键词:钻井液处理剂
- 沥青质和胶质对辽河稠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针对辽河曙光稠油乳状液粘度大、破乳难、破乳温度高等问题,以曙光稠油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沥青质和胶质,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其主要官能团,考察沥青质和胶质对稠油乳状液粘度及破乳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含量胶质、沥青质对稠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证实,沥青质比胶质含有羟基多,分子间氢键作用强烈,更容易造成原油粘稠。随着w(胶质)、w(沥青质)升高,稠油乳状液脱水率降低,w(沥青质)超过2.1%,或w(胶质)超过32%时,稠油乳状液的破乳十分困难。w(胶质)、w(沥青质)的增高会使破乳剂水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增大,w(沥青质)增加0.7%比w(胶质)增加7%原油的界面张力升高还要大,所以w(沥青质)的增加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更大。
- 刘立新刘顺平王丹丹陈娟娟金鑫赵晓非
- 关键词:稠油乳状液沥青质胶质粘度破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