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直接检测的全电子THz无线系统中混合PGS设计
- 2024年
-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PS-16QAM)的星座点进行位置调整,获得所需的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的16阶正交振幅调制(PGS-16QAM)信号。通过测试PS-16QAM、几何整形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GS-16QAM)和PGS-16QAM在不同净速率下对16QAM的优化,验证了混合PGS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实验证明,当无线传输距离设置为2 m、NGMI阈值设置为0.92时,PGS-16QAM相较于传统的16QAM、PS-16QAM和GS-16QAM,净传输速率分别提升了15.6%、11.8%和3.8%。
- 韩扬田鹏田鹏谭景文徐思聪谭景文魏怡杨雄伟张冰
- 关键词:太赫兹
- 全电子的300 GHz太赫兹无线通信被引量:1
- 2024年
- 太赫兹波作为一种新的高频段资源,有着更高的载波频率,可以承受更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成为新一代宽带通信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纯电子学器件成功搭建300 GHz的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其发射机结构简单,复杂度相比光子辅助系统更低。进行了无线距离50 m和100 m的信号传输实验,对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实验探究,验证了传输性能和传输速率、发送电压之间的关系。目前,在不使用功率放大器(PA)的情况下,100 m是全电子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 田鹏韩扬王明旭谭景文徐思聪张冰魏怡杨雄伟李韦萍张尧余建军
- 关键词:太赫兹无线通信离散多音调制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前向纠错
- 基于概率整形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300 GHz OFDM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
- 2024年
- 为了适应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提出了采用基于概率整形(PS,Probabilistic Shaping),离散多音调制(DMT,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实现300GHz太赫兹信号无线传输。概率整形通过增加星座点距离提升信号接收机灵敏度,可最多降低55%的误码率,可延长传输距离。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技术在系统中降低1.68 dB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的峰均比,提升抗非线性效应能力。通过结合这些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别实现了12GBaud PS-16QAM的OFDM-DMT信号及10GBaud PS-64QAM的DFT-S-OFDM-DMT信号1 m无线传输。基于300GHz的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比较了采用这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性能优势。
- 姜璐涵马晗松张沁旖田鹏韩扬王明旭谭景文徐思聪张冰Rehim Uddim魏怡杨雄伟李韦萍余建军
-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离散多音调制
- W波段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实验研究了工作在W波段的正交频分复用毫米波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系统中应用了优化信道估计的符号内频域平均技术和减少信号峰均比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扩频技术(DFT-Spread)来提高传输性能。实验成功地将21.2 Gb/s 84.5 GHz载频的16QAM OFDM信号传输2 m的无线距离,误码率控制在7%冗余度的软判决纠错码门限内(比特误码率为3.8×10-3)。
- 陈龙肖江南余建军
- 关键词:W波段
- 太赫兹信号在几种塑料材料遮挡下的透射衰减
- 2024年
-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更高带宽和更快速率的需求日益增加。太赫兹频段的引入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太赫兹信号具有穿透力强、对非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穿透性以及较高的分辨率等特点,在通信和成像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基于光子辅助原理,搭建了利用光子外差拍频的方式产生386.2 GHz和438.4 GHz两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的太赫兹传输系统,并测量了太赫兹信号在聚4-甲基戊烯(TPX)、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4种常见的塑料材质遮挡下的穿透损耗,得到了在室内环境下这些材料的衰减特性,且将实验结果与比尔吸收定律拟合。从实验结果发现5 mm厚的PP板和PE板对于太赫兹信号的衰减在1 dB以下,很薄的PP板和PE板对386.2 GHz和438.4 GHz两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的遮挡作用很微弱;实验所选频段的太赫兹信号几乎无法穿透15 mm厚的PMMA板。太赫兹信号在塑料材质中的透射衰减特性的探索与研究对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合适的天线材料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心怡卞诚真李韦萍张尧余建军
- 关键词:穿透损耗
- 基于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MIMO均衡算法的多维度复用千公里级相干传输系统
- 2024年
-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模双偏振16阶正交振幅调制信号的1000 km相干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8×8多输入多输出最小均方算法,以补偿由光纤传输导致的模式耦合及模间色散等线性损伤.与传统的纯时域或纯频域多输入输出最小均方均衡算法相比,该算法分别实现了57.1%的收敛速度提升与25.1%的收敛误差下降.经过1000 km少模光纤传输后,80通道每个模式及偏振态的误码率均低于开销为20%的软判决前向纠错编码阈值2.4×10^(-2),系统净速率达68.2 Tbit/s.
- 刘博王晨王晨王凯辉丁俊杰朱博文田凤田凤张磊王瑞春闫长鹍陈伟章叶兵任建新李凡李凡邓磊秦玉文李朝晖忻向军忻向军
- 光子辅助的宽带太赫兹通信技术被引量:5
- 2022年
- 首先,介绍了光子辅助的宽带太赫兹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大容量和长距离太赫兹无线和有线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采用这些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了太赫兹信号超过1 Tbit/s的无线传输,以及超过100 Gbit/s太赫兹信号在无太赫兹放大器的情况下无线传输54.6 m。最后,介绍了采用空芯光纤进行有线传输超过100 Gbit/s的太赫兹信号。
- 余建军周雯王心怡王凯辉
-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
- 基于MIMO神经网络均衡的16QAM模分-波分复用相干传输系统被引量:1
- 2024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器,并在大容量模分-波分复用通信系统中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系统基于6模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现了16通道波分复用双极化48 Gbaud 16阶正交振幅调制(16QAM),在LP01、LP02、LP11a、LP11b、LP21a、LP21b六种模式上传输了100 km少模光纤(FMF)。为降低非线性的影响,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中,采用基于多标签技术的MIMO神经网络均衡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100 km的FMF传输,MIMO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强大性能使得系统的比特误码率能满足15%软判决前项纠错阈值要求。
- 张尧王晨桑博涵张宇王心怡周雯余建军
- 关键词:光纤光学光纤通信波分复用
- 基于一体化波形的W波段光子辅助通信感知系统
- 2024年
- 提出并演示了一个光子辅助的集成雷达和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光子辅助拍频在W波段产生毫米波信号。通过将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编码到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信号上,实现了传感和通信波形的集成。一体化波形可以通过去啁啾分离通信信号与雷达感知信号,并通过脉冲压缩实现高分辨率感知。实验结果表明,在91 GHz频段内可实现单目标和双目标检测,感知精度约为2.0 cm。此外,成功实现了W波段下2 m、10 m和50 m传输距离的20 Gbit/s高质量无线通信。该系统还适用于各种成分的一体化波形,为高速通信和高分辨率雷达感知融合提供了有效参考。
- 何汶忠刘家轩杨雄伟魏怡王凯辉周雯余建军
- 关键词:光通信毫米波通信脉冲压缩
- 360m 20 Gbit/s的W波段无线通信系统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满足未来空间高速通信的迫切需求,进行了W波段(75~110 GHz)无线高速通信的研究.通信系统中采用光子上变频技术产生传输速率为20 Gbit/s的W波段QPSK信号,解决了电子器件带宽受限的瓶颈问题.在接收机端采用模拟下变频和先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无线传输360m距离后信号的离线解调.最终系统的误码率小于硬判决前向纠错(FEC)门限3.8×10-3.
- 许育铭肖江南张自然余建军
- 关键词:W波段QPSK信号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