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天乐

作品数:50 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肿瘤
  • 13篇基因
  • 12篇细胞
  • 10篇凋亡
  • 7篇直肠
  • 7篇细胞凋亡
  • 7篇结肠
  • 7篇结直肠
  • 7篇癌细胞
  • 6篇炎症
  • 6篇炎症性
  • 6篇炎症性肠病
  • 6篇内镜
  • 6篇肠病
  • 5篇生存素
  • 5篇肠癌
  • 4篇血管
  • 4篇直肠癌
  • 4篇直肠肿瘤
  • 4篇胃癌

机构

  • 4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50篇马天乐
  • 28篇江石湖
  • 16篇钟捷
  • 12篇谭继宏
  • 11篇涂水平
  • 9篇吴云林
  • 9篇乔敏敏
  • 8篇张晨莉
  • 6篇朱水津
  • 5篇史冬梅
  • 5篇盛露露
  • 4篇金承荣
  • 4篇孙璟
  • 4篇章永平
  • 4篇邹冰
  • 4篇杨晓娣
  • 3篇毛红菊
  • 3篇高晓云
  • 3篇金庆辉
  • 3篇赵建龙

传媒

  • 14篇胃肠病学
  • 1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存素基因对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谭继宏马天乐江石湖
关键词:生存素基因细胞凋亡
生存素反义核酸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和增加其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背景:生存素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生存素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反义基因治疗的理想靶基因。目的:研究生存素反义核酸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和增加其对常用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作用,探讨生存素反义核酸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C1-生存素反义核酸重组质粒,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SMMC-7721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生存素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将生存素反义核酸分别与7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共同作用于SMMC-7721细胞,用四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杀伤率。结果:生存素反义核酸可抑制SMMC-7721细胞中生存素mRNA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增加,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生存素反义核酸可增加SMMC-7721细胞对7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强药物的杀伤作用。结论:生存素反义核酸能靶向抑制野生型生存素基因的表达,提高肝癌细胞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张晨莉邹冰谭继宏涂水平马天乐钟捷孙璟乔敏敏江石湖
关键词:生存素反义核酸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敏感性
高脂饮食诱导的裸鼠代谢综合征模型中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和瘤内微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裸鼠代谢综合征模型中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和瘤内微血管形成的特点.方法 高脂饮食(脂肪供能45.0%)与普通饮食(脂肪供能13.8%)分别喂养BALB/C雌性裸鼠12周(每组15只).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结肠癌SW480细胞株建立皮下移植瘤,监测肿瘤生长4周,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肿瘤.实验终点时,检测两组血糖、血脂水平,分离并称取腹腔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肝脏及移植瘤的质量,分析移植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31表达的组间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裸鼠体质量、血糖、TG、TC、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含量均明显升高(t=2.91、4.12、4.43、3.92、3.77、4.02.P均(0.05),日均能量摄入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t=2.34,P<0.05).两组肝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05),但高脂饮食组肝脏组织HE染色可见明显脂质空泡.高脂饮食组裸鼠移植瘤平均光子数、瘤体体积和质量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t=8.84、2.48、2.86,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移植瘤内PCNA强阳性率为80.00%,微血管密度为(25.75±0.96)/高倍镜视野,均高于普通饮食组[分别为14.29%和(13.33±1.53)/高倍镜视野);x2 =12.52,t=13.35,P均<0.01].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裸鼠代谢综合征模型中,结肠癌移植瘤生长较快,瘤体内微血管密度较大.
杨晓娣卫旭宇蒋森高晓云马天乐江石湖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
内镜消毒方法新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内镜消毒涉及患者健康和医院院内感染,综述其消毒方法和标准,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蒋慧马天乐江石湖
关键词:内镜消毒方法
XAF1基因与p53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两个相邻位置的抑癌基因XIAP相关因子1(XAF1)与p53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Colo320、LoVo、SW1116为体外研究对象,另取41例结直肠癌、28例结直肠腺瘤/息肉以及31例正常人结肠黏膜为体内研究对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XAF1mRNA与p53mRNA在体内外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种细胞株中XAF1表达均较为低下,p53mRNA表达均较高。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XAF1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又显著低于良性肿瘤(P<0.05)。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p53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但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良、恶性肿瘤组的组织P53蛋白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F1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降低,且结直肠癌XAF1mRNA表达显著低于良性肿瘤,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指标。
马天乐金承荣刘晓天蒋慧江石湖
关键词:P53基因结肠肿瘤直肠肿瘤
奥曲肽在消化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新进展被引量:6
1998年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14肽)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如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瘘管等,疗效确切.经人工结构改变后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Octreotide)、Lanreotide(兰莱肽,Somatuline)和Octastatin(奥坦斯坦丁,Vapreotide),对生长抑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且在人体内不易降解.介导生长抑素效应的受体(sst)有五种亚型,均对十四肽生长抑素有高度亲和力。
吴云林徐志红马天乐
关键词:奥曲肽消化道疾病
一种肺癌早期检测用甲基化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肺癌早期检测用甲基化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甲基化标志物包括PCDHGB6、HOXA9、MGMT和microRNA-126基因。采用本发明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具有快速、高通量、灵敏和特异性好等特点,检测方法不仅...
张宏莲刘芳铭毛红菊周麟卢韶华马天乐张其清金庆辉赵建龙
57例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及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构成及诊断分析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癌性腹水25例(43.86%),肝硬化和Budd-Chiari综合征各6例(10.53%),结核性腹膜炎4例(7.02%),炎症性肠病3例(5.26%),嗜酸细胞增多症和心源性腹水各2例(3.51%),系统性红斑狼疮、POEMS综合征和急性盆腔腹膜炎、阑尾炎各1例(1.75%),尚有6例(10.53%)仍未查明原因。结论不明原因腹水以癌性腹水最常见,CEA、CA199、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腹水脱落细胞学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蔡陈效马天乐张海燕
关键词:腹水病因学
CD62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62P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D62P在58例结直肠癌或腺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者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中24例患者的血浆CD62P水平。结果:CD62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Dukes分期和肿瘤转移明显相关;组织CD62P阳性患者的血浆CD62P水平显著高于组织CD62P阴性者。结论:CD62P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可望成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黄耀庭马天乐
关键词:P选择素结肠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ⅢL型腺瘤的p21、p53、DCC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2001年
季圣昉马天乐
关键词:P21P53DCCCD44V6肿瘤恶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