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崇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4篇文学
  • 3篇十七年文学
  • 2篇叙事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启蒙
  • 2篇民间话语
  • 2篇民间叙事
  • 1篇代文
  • 1篇张洁作品
  • 1篇散文
  • 1篇生命
  • 1篇抒情
  • 1篇年代文学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形象
  • 1篇启蒙立场
  • 1篇启蒙意识
  • 1篇主流意识形态
  • 1篇叩问
  • 1篇文化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作者

  • 5篇吉崇敏
  • 1篇张景忠

传媒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
《文学季刊》及其系列期刊作为三十年代大型的纯文学创作月刊,对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套杂志的创刊活跃了北方文坛,促进了南北文坛的了解,消除了南北畛域,它对京派作为一个创作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吉崇敏
关键词:《文学季刊》京派散文启蒙意识
文献传递
生命的叩问——张洁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反思被引量:3
2002年
张洁的作品承接了“五四”新文学史上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而走向女性精神层面的建构。对家的背叛与守望,对女性自身的寻求,对和谐的伊甸园的追求,构成张洁笔下女性形象的文化特征。
吉崇敏张景忠
关键词:张洁作品女性生命文化反思
十七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被引量:1
2005年
十七年文学具有民间化倾向,运用知识分子承担的民间叙事培养民众的话语主体性。民间叙事还具有改造民众和知识分子的双重功用。赵树理为民间叙事贡献了形式,而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叙事的任务到柳青才完成,使民间叙事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崇敏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民间叙事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
十七年文学的民间化倾向探析被引量:2
2005年
十七年文学呈现出明显的民间化走向,民众从知识分子的启蒙对象转变成现代政党的同盟军;作为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运用民间话语进行创作;文学民间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分子抛掉启蒙、顺应主流、失去主体、融入民间的艰难改造历程。
吉崇敏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民间话语主流意识形态启蒙立场
呼唤与选择 ——十七年文学民间化倾向探析
复旦大学的陈思和先生在1994年提出民间理论,认为学术文化是国家权力支持的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西方外来文化形态和民间文化形态三分天下。民间是以潜在的方式在国家权力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一时间民间...
吉崇敏
关键词:民间话语民间叙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