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李磊 作品数:7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一种集鱼灯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鱼灯箱,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秋刀鱼群的集鱼灯箱,主要用于秋刀鱼群的诱集,属于海洋鱼类的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箱体及安设于箱体内的集鱼灯,所述箱体分为顶板及与顶板相连的两侧板,所述箱体的下面为开口状,所述集... 朱清澄 商李磊 晏磊 花传祥 夏辉 张阳文献传递 2010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及与表温的关系 根据2010年5-10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GIS(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 晏磊 朱清澄 张阳 商李磊关键词:秋刀鱼 渔场 北太平洋公海 文献传递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耳石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秋刀鱼是大洋性的重要经济鱼类,其耳石包含着重要的生态信息。根据2009年5—8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23个秋刀鱼耳石样本,分析其耳石的外部形态,探讨其耳石的形态差异及生长模式。主成分分析认为,耳石总长(TSL)、耳石最后端到耳石背面的长度(DED)、耳石腹面到耳石基叶的长度(DVR)、耳石基叶的长度(TRL)可用来表征耳石的形态特征。通过灰色星座聚类方法用以上几个主成分的形态特征指标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的种群结构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综合指标值以及星座图的聚类情况可知,此次试验渔获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只存在一个种群。对种群进行差异系数C.D.检验,可知北太平洋秋刀鱼的种群已经达到亚种水平。将秋刀鱼的主成分形态参数做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T值都小于3,表明西北太平洋秋刀鱼的各形态性状无显著性差异。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秋刀鱼耳石的各部分均呈异速生长,其形态变化趋势为耳石长轴、短轴均随着时间异速增长,翼叶、基叶也随着时间而增加得愈加明显,翼叶的增长速度大于基叶。幂函数拟合秋刀鱼TSL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TSL=0.702 74×BL1.386 7(r2=0.768 5,n=123),秋刀鱼TSL与体长之间的关系为显著(P<0.05)。耳石最后端到耳石背面的长度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式为DED=6.829 6×BL0.849 877(r2=0.583 3,n=123),耳石腹面到耳石基叶的长度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式为DVR=0.835 819×BL1.254(r2=0.563 7,n=123)。DED、DVR与体长之间的关系显著(P<0.05)。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秋刀鱼耳石形态参数中基叶长度与体长之间关系不显著,随着秋刀鱼个体的生长,TRL变化不大,TRL值大多在0~180μm的范围内。 王晓杰 朱清澄 张阳 商李磊 陈丙见 金鑫关键词:秋刀鱼 耳石 形态学 种群 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2010年5—10月份的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海上调查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体长分布、性腺成熟度、性比、摄食等级、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并且对其生长率和生长方程进行了分析,简要分析了秋刀鱼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体长范围为108~344 mm,优势体长组为280~300 mm;性腺成熟度主要分布在Ⅱ、Ⅲ期,比例为41%和36%;秋刀鱼摄食等级主要分布在1、2、3期,分布占总样品的29.46%、43.92%和21.59%;性比接近1:1;雌性优势体长组的个体出现频率明显多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不同种群,生长参数大于3。秋刀鱼体长相对生长率约为0.45%/d,绝对生长率约为1.26mm/d;秋刀鱼体重相对生长率约为3.18%/d,绝对生长率约为5.12 g/d。 商李磊 朱清澄 晏磊 张阳关键词:秋刀鱼 生物学特性 西北太平洋公海春季秋刀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根据2009年5~7月和2010年4~7月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海上调查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结果表明:2009年叉长范围为161~333mm,优势叉长组为260~320mm;2010年叉长范围为108~344mm,优势叉长组为240~300mm.经方差分析2009年和2010年叉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间雌雄叉长分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同时摄氏等级的年间差异不明显。2009年和2010年雌雄比分别为1.32和1.18。2年性腺成熟度都以Ⅱ、Ⅲ期为主。摄食等级都以1、2、3期为主,发现了空胃现象。2009年体质量范围为21-257g,2010年体质量范围为9-220g,2年间体质量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方差分析2009年和2010间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年的秋刀鱼可能属于不同的种群。 张阳 朱清澄 晏磊 商李磊关键词:秋刀鱼 生物学特性 春季 一种秋刀鱼舷提网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刀鱼舷提网结构,主要用于秋刀鱼的诱集。其结构包括主网衣及浮子,所述主网衣的上边缘通过上缘网衣与上缘纲索相连,其下边缘通过下缘网衣与下缘纲索相连,主网衣的侧面通过侧缘网衣与侧缘纲索相连,所述浮子安设在上... 朱清澄 商李磊 晏磊 花传祥 张阳文献传递 2010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被引量:19 2012年 根据2010年5-10月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太平洋公海各月作业渔场变化较大,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36°N~47°N、145°E~1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时间推移在纬度上有先向北后向南的变动趋势,在经度上有向西变动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0~17℃的海域,最佳作业表温为10~13℃,且适宜表温随着时间推移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亮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存在周期性变动现象,利用2010年最新的全时间序列调查数据,并结合环境数据,阐述了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积累了数据,并可为我国大陆在该海域秋刀鱼生产提供参考。 晏磊 朱清澄 张阳 商李磊关键词:秋刀鱼 渔场 北太平洋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