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辉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亚胺
  • 2篇酰亚胺
  • 2篇脱硫
  • 2篇聚酰亚胺
  • 2篇化合物
  • 2篇环化
  • 2篇大环
  • 2篇大环化合物
  • 1篇点击化学
  • 1篇子结构
  • 1篇脱硫特性
  • 1篇轮烷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有机
  • 1篇金属有机骨架
  • 1篇环糊精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结构
  • 1篇超分子
  • 1篇超分子结构

机构

  • 5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林立刚
  • 5篇张玉忠
  • 5篇孙辉
  • 3篇董美美
  • 2篇张龙辉
  • 2篇刘春雨
  • 2篇王安栋
  • 2篇高长城
  • 1篇张潮
  • 1篇刘红斌
  • 1篇黄衡
  • 1篇曹雪梅

传媒

  • 2篇第八届全国膜...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含大环化合物新型亲和膜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聚醚砜(PE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为基膜,采用环糊精大环化合物为功能体,利用功能体上丰富的活性基团将活性染料配基偶联到基膜,制得了含大环化合物的新型亲和膜.系统考察了环糊精浓度、pH值、离子强度、BSA原液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膜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糊精浓度为10%、pH=5.0、离子强度为0、原液浓度为1.0g/L以及吸附时间为4h的条件下,亲和膜的吸附容量最大,达57.7mg/g;环糊精以其特殊的空腔结构和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殊性质,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吸附有一定的"诱导"和包合作用,环糊精大环化合物的存在,有利于膜吸附性能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膜吸附性能提高.
王安栋董美美孙辉高长城林立刚张玉忠
关键词:大环化合物
以点击化学方法构建基于聚轮烷超分子结构的新型亲和膜
聚轮烷(PR)作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成员,具有特殊的可移动的轴环结构,作为“转子”的环糊精(CD)环沿着PR“轴”发生滑移和旋转,其独特的超分子结构为分离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环糊精和聚轮烷作为亲和膜的间隔臂,基于点击化学...
孙辉钟咏惠张开宇曹雪梅王媛媛林立刚张玉忠
关键词:环糊精点击化学
金属有机骨架/聚酰亚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脱硫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相分离方法制备了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聚酰亚胺(PI)复合膜,考察了膜的形态结构、吸附通道与吸附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功能膜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功能颗粒镶嵌于基膜的三维网络通道中;膜的断面形态结构随凝固浴的不同而有显著区别,以水、乙醇、异丙醇的顺序,断面形态从指状孔结构逐渐向海绵状孔过渡;膜的吸附行为与膜三维通道结构、金属有机骨架的独特网兜结构及络合吸附作用密切相关;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膜吸附容量可达18mg/g。该复合膜在有机物吸附分离、膜分离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用途。
张潮刘春雨邓盼姗黄衡孙辉张龙辉刘红斌林立刚张玉忠
关键词:聚酰亚胺MOFS
基于膜吸附的脱硫功能膜通道构建
张龙辉董美美储贻健刘春雨孙辉林立刚张玉忠
关键词:脱硫聚酰亚胺
含大环化合物新型亲和膜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
王安栋林立刚董美美孙辉高长城张玉忠
关键词:大环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