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糯米淀粉的碱法分离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以糯米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糯米淀粉的碱法分离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糯米淀粉纯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淀粉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碱液浓度0.34%、液料比5∶1、浸泡时间4 h的条件下,得到的糯米淀粉纯度为96.61%,蛋白质含量低于0.5%。并用扫描电镜和快速粘度仪测定糯米淀粉性质。
- 周显青邓峰张玉荣胡育铭陈赛赛
- 关键词:糯米淀粉纯度响应面法
- 小麦图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图像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结果客观、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等优点,在农产品检测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图像检测技术在小麦质量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该检测技术在小麦品种分类、小麦与类似谷物的识别、小麦品质检测与分级、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小麦角质和硬度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图像检测技术在小麦综合品质判定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图像检测技术在小麦品质与质量检测方面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 张玉荣陈赛赛周显青
- 关键词:小麦图像检测角质
- 基于图像处理的小麦容重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实现图像处理技术对小麦容重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容重的准确识别,研究了一种基于小麦图像特征和模式识别的小麦容重检测方法。采集不同容重小麦完整籽粒和籽粒横切面图像,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等处理,提取原图像与处理后图像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共3大类44个特征参数。最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建立线性参数统计分类器和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小麦不同容重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小麦横切面图像特征相比,小麦完整籽粒图像的特征参数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容重的差异;2种分类器对基于完整籽粒图像的小麦容重整体识别率均在95%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小麦容重检测识别是可行的。
- 张玉荣陈赛赛姜忠丽周显青
- 关键词:图像处理小麦容重神经网络
- 小麦质量指标机器视觉技术研究
- 小麦是我国三大储备粮食之一,做好小麦质量的检测工作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小麦质量指标的测定大多以国标为依据,依靠人工感官检验完成。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小麦质量判定中,能够解决人工检验中主观性强、...
- 陈赛赛
- 关键词:小麦质量指标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 文献传递
- 基于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的小麦不完善粒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6
- 2014年
- 为了实现图像处理技术对小麦不完善粒的准确快速识别,研究了一种基于小麦不完善粒图像特征和BP神经网络的不完善粒识别方法。采集小麦不完善粒图像,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等处理后,针对每个小麦籽粒,提取其形态、颜色和纹理共3大类54个特征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8个主成分得分向量作为模式识别的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小麦不完善粒的检测识别。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完善粒、破损粒、病斑粒、生芽粒和虫蚀粒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3%、98%、100%、90%和85%,平均判别正确率达到93%,可有效对小麦不完善粒进行检测识别。
- 张玉荣陈赛赛周显青王伟宇吴琼王海荣
- 关键词:图像处理小麦不完善粒神经网络
- 基于外观特征识别玉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利用机器视觉对玉米不完善粒进行准确识别,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通过工业相机获取同一品种的7种不同质量的玉米籽粒图像,通过均值滤波、形态学运算等处理并选取了基于籽粒的形态、颜色、纹理3类外部特征共48个特征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7个主成分因子作为输入单元,建立了7-15-7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玉米不完善粒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完善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热损伤粒和生霉粒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5.00%、90.00%、91.67%、98.33%、93.33%、95.00%和96.67%,因此利用该模型对玉米不完善粒的检测识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张玉荣王伟宇周显青陈赛赛
- 关键词:玉米不完善粒机器视觉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
- 糯米淀粉的老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4年
- 糯米淀粉老化的研究对糯米食品加工和储藏具有重大意义.简要阐述了糯米淀粉的老化机理,并较系统地论述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蛋白质、脂类、水分、储藏温度、糖类和其他因素对淀粉老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前常用的老化调控技术(酶法修饰、物性修饰和化学性修饰抗老化),同时对淀粉老化机理的研究和老化调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周显青邓峰陈志芳陈赛赛胡育铭
- 关键词:糯米淀粉
- 汤圆粉团制作方法比较及其对蒸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为了探索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采用3种典型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制作汤圆粉团,并对其外观品质、蒸煮后的透光度、感官评价以及其粉团TPA物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汤圆粉团蒸煮品质受制作方法的影响明显。冷水调粉法制作的速冻汤圆粉团的蒸煮品质明显优于热烫法和煮芡法,而对于鲜汤圆粉团的制作,热烫法制作的汤圆粉团优于煮芡法和冷水法。
- 周显青胡育铭张玉荣陈赛赛
- 关键词:汤圆糯米粉制作方法蒸煮特性食用品质
- 不完善粒类型对小麦容重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不完善粒是影响小麦容重的重要因素,以研究小麦不完善粒对容重的影响为目标,将不同量的不完善粒加入清理过的完善粒样品中,测定其容重并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随各类型不完善粒含量的增加,各等级小麦样品的容重均呈降低趋势.除黑胚粒外,添加不同量的赤霉病粒、破损粒、生霉粒、生芽粒和虫蚀粒后容重变化量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赤霉病粒对容重的影响最为显著.
- 张玉荣陈赛赛周显青胡育铭邓峰
- 关键词:小麦不完善粒容重
-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预测玉米质量等级的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的质量定等指标为容重,为了实现利用机器视觉快速预测玉米等级,采用自行构建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检测系统获取4种不同等级的玉米籽粒图像,通过均值滤波、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形态学运算对玉米籽粒和背景进行处理、分割和特征参数的选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图像特征信息的最佳主成分因子数,建立以玉米容重为基础的8-21-4三层BP神经网络质量等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完整籽粒图像和籽粒横切面图像的玉米等级的总体识别率均在90%以上,因此利用该模型对玉米等级的检测识别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周鸿达张玉荣王伟宇陈赛赛
- 关键词:玉米机器视觉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