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兰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清除湖泊水华和恢复水底植被同时执行的、标本兼顾治理水华和湖泊富营养化的强化天然水处理-生态恢复复合治理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将由改性黏土/土壤/沉积物和草种或水草根块按一定方式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喷洒于水面,...
- 潘纲田秉晖陈灏张木兰袁宪政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清除湖泊水华和恢复水底植被同时执行的、标本兼顾治理水华和湖泊富营养化的强化天然水处理-生态恢复复合治理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将由改性黏土/土壤/沉积物和草种或水草根块按一定方式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喷洒于水面,...
- 潘纲田秉晖陈灏张木兰袁宪政
- 文献传递
- 改性当地土壤除藻—沉水植物生态恢复复合技术研究
- 本文将改性当地土壤除藻与沉水植物生态恢复技术相结合,利用改性当地土壤除藻技术改善水体的生境环境,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条件,沉水植物的生长可固着沉积物,防止沉降藻的再悬浮和底泥的二次污染,最终实现“藻型湖”向“草型湖”的转化...
- 张木兰
- 一种治理湖泊水华的自动化除藻船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治理湖泊水华中便于运输且具有表层收藻、中层絮凝除藻和底层机械吸藻以及除藻、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三位一体功能的自动化湖泊治理船。具体地说,通过可以自动调控的安装在船头的收藻勺将水体表层的藻类收集到藻类净化...
- 潘纲张增光陈灏张木兰田秉晖杨波
- 文献传递
- 改性沉积物除藻对水质改善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通过生态模拟箱(1m×1m×1m)模拟天然湖泊环境,研究了改性沉积物的除藻效果和对水质的改善作用.改性沉积物除藻后,测定和分析了除藻箱体和不除藻箱体内的叶绿素、浊度、DO、TN、TP、DIN、DIP等水质指标.在改性沉积物投量为43mg·L-1时,4h除藻率可达到85%以上.除藻2d后,水体中叶绿素和浊度降低90%,总氮、总磷分别降低70%、80%,这些指标在15d的连续监测期间变化不大.除藻后2箱体中DO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除藻箱体中DO明显高于不除藻箱体.并且在此实验期间,除藻箱体DIN降低,DIP稳定在较低水平,而不除藻箱体中DIN与DIP均有明显升高.说明改性沉积物除藻能有效减缓水体的厌氧情况,在短期内能抑制营养盐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了改性沉积物在除藻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水质,可用于水源地的水质保护.
- 张木兰潘纲陈灏田秉晖高爽袁宪正
- 关键词:水华浊度DO磷水质改善
- 一种利用太阳光快速降解水体中藻毒素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藻毒素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一种光催化降解藻毒素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稀土元素(例如镧、钒、锆等)的氯化盐、硝酸盐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液改性TiO<Sub>2</Sub>,得到一种光催化材料的技术,并在...
- 陈灏陈娟张木兰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太阳光快速降解水体中藻毒素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藻毒素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一种光催化降解藻毒素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稀土元素(例如镧、钒、锆等)的氯化盐、硝酸盐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液改性TiO<Sub>2</Sub>,得到一种光催化材料的技术,并在...
- 陈灏陈娟张木兰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利用改性当地土壤除藻技术去除水华、降低水体氮磷浓度、提高水体透明,使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在短期内得以改善,产生水质改善间隙,根据水质改善的不同程度,选择...
- 潘纲张木兰田秉晖杨波李垒
- 文献传递
- 改性沉积物除藻对水质改善的效果研究
- <正>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排入湖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增加,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加剧,进而导致各地水体藻华的频繁暴发,严重影响了水体功能和生态环境。粘土除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有应用前景的应急除藻技术被越来...
- 张木兰陈灏田秉辉高爽袁宪正潘纲
- 关键词:水华磷水质改善
- 文献传递
- 一种定量调控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调控湖泊沉水植物生长高度、距水面的距离、以及定量控制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方法及装置。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水草播种时,在水体中所需高度上设置一层可以自动消耗水草的网箱阵列及辅助装置,网箱上兜挂具有适合网孔的网...
- 潘纲张木兰陈娟张宪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