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秀娟

王秀娟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小麦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小麦品种
  • 2篇春小麦
  • 1篇性状
  • 1篇亚基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普通小麦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籽粒
  • 1篇籽粒硬度
  • 1篇小麦高分子量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分子标记
  • 1篇SDS-PA...
  • 1篇WX蛋白
  • 1篇A-PAGE

机构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王秀娟
  • 4篇郭世华
  • 4篇侯国峰
  • 4篇岳淑芳
  • 3篇廉博
  • 1篇马庆
  • 1篇刘丽
  • 1篇白民瑜
  • 1篇廉搏
  • 1篇白彩虹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部分引进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以株高、穗长、韧度、有效分蘖、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为指标,对引进的17份冬小麦和63份春小麦品种(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参试小麦材料分为3类,其中24份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它们的株高和主茎穗长平均值较大,且植株的韧度较大,分蘖相对较多,不孕小穗数较少,单穗籽粒数和粒重都较高;5份品种(系)的株高很低,植株韧度较小,有效分蘖少,结实小穗数少,单穗粒重较低,不宜选作杂交亲本。
岳淑芳郭世华王秀娟侯国峰廉博
关键词:小麦聚类分析种质资源
小麦Wx-A1和Wx-B1亚基的生化与分子标记检测
2007年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Wx亚基的缺失类型,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和STS分子标记技术对99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Wx-A1和Wx-B1亚基的缺失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中Wx-B1亚基缺失的有19份,未检测出Wx-A1亚基缺失材料。STS标记结果中,Wx-7A位点的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1 172 bp的特异带,即Wx-A1a基因出现;Wx-7A位点的共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593 bp的特异带,在缺失类型中扩增出一条574 bp的特异带。Wx-4A位点的显性标记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一条425 bp的特异带,即Wx-B1a亚基出现,而在缺失该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扩增出该特异带。
廉博郭世华侯国峰岳淑芳王秀娟
关键词:普通小麦WX蛋白SDS-PAGE分子标记
中国部分冬、春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系的A-PAGE检测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在春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种质资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来自中国部分冬、春麦区的106份小麦品种和132份品系进行1BL/1RS易位系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有63份为1BL/1RS易位系,频率为26.5%。其中106份品种中30份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种的28.3%,且不同麦区之间1BL/1RS易位品种的频率不同。东北春麦区未发现1BL/1RS品种;西北春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高,均为50%;北部春麦区和青藏高原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低,分别为16%和25%;冬麦区1BL/1RS易位系频率也较高(44%)。132份品系中,33份品系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系的25%。
王秀娟郭世华郝云凤白民瑜岳淑芳廉搏侯国峰
关键词:小麦A-PAGE
我国部分冬、春小麦1BL/1RS易位系的A-PAGE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文以田间与室内鉴定的277份冬、春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其中106份冬、春小麦品种和132份春小麦品系1BL/1RS易位系及其分布,分析了125份冬、春小麦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
王秀娟
关键词:小麦
文献传递
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品种资源,以引进的57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和单籽粒硬度仪(SKCS)分析了这些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籽粒硬度。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21种亚基组合,30份材料具有5+10亚基,10份2^*,9份17+18,1份13+16。5+10和2^*在硬质麦中出现的频率较混合麦高,在软质麦中的频率最低,17+18在混合麦中的频率较高。HMW—GS组合中,Null、7+9、2+12和1、7+8、2+12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7.5%和14.0%,个别品种还同时聚合有1A、1B、1D上的优质亚基。参试品种(系)含硬质麦32份(1级20份、2级12份),混合麦15份(2级3份,3级12份),软质麦10份(4级6份,5级4份),籽粒硬度的分布范围为12~74。春小麦和冬小麦材料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5508和0.5733,表明春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位点的遗传变异略低于冬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A、B和D基因组的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4975、0.6487和0.5403,说明Glu—B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Glu—D1位点,Glu—A1位点最低。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