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静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半滑舌鳎
  • 4篇卤虫
  • 4篇赖氨酸
  • 3篇胆囊
  • 3篇胆囊收缩
  • 3篇胆囊收缩素
  • 3篇幼体
  • 3篇稚鱼
  • 3篇无节幼体
  • 2篇蛋氨酸
  • 2篇游离氨基酸
  • 2篇游离氨基酸含...
  • 2篇稚鱼生长
  • 2篇消化酶
  • 2篇消化系
  • 2篇消化系统发育
  • 2篇卤虫无节幼体
  • 2篇氨基酸
  • 2篇氨基酸含量
  • 2篇斑马

机构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天津农学院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唐海县农林畜...

作者

  • 12篇马静
  • 7篇常青
  • 3篇王新星
  • 2篇白东清
  • 2篇吴旋
  • 2篇朱国霞
  • 2篇宁博
  • 2篇于朝磊
  • 2篇秦帮勇
  • 1篇滕玉清
  • 1篇陈四清
  • 1篇陈洁
  • 1篇郑珂珂
  • 1篇梁萌青
  • 1篇王文斌

传媒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Agricu...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matostatin1基因突变斑马鱼仔鱼转录组分析
2021年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斑马鱼中构建了可稳定遗传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基因(sst1)突变体鱼系。通过比较6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dpf)的sst1^(-/-)突变体和野生型仔鱼转录组,发现sst1^(-/-)突变体相关生化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相比野生型,sst1^(-/-)突变体仔鱼中有354个基因显著上调,504个基因显著下调。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表明,大部分差异基因与氨基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相关。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显示代谢通路、氨基酸合成、氨基酰基-tRNA合成、核糖体合成和rRNA加工相关通路表达增强。结果表明,sst1^(-/-)突变体蛋白质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更加活跃。RT-qPCR验证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10个基因mRNA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真实可靠。6月龄突变体体质量、体长和野生型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生长抑素基因家族的潜在功能奠定基础。
赵文婷陈洁LOURO Bruno曹蕾马静MARTINS Rute S.T.CANARIO Adelino V.M.
关键词:斑马鱼代谢蛋白质合成
斑马鱼生长抑素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或SST)是一类多功能神经肽,是神经内分泌生长轴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硬骨鱼类中,已经在基因组中识别出六个编码SST的基因(sst1-sst6),但对其功能知之甚少。我们已经对SSTs...
马静
关键词:生长抑素炎症性肠病炎性因子RNA-SEQ
文献传递
延迟投饵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在孵化后第3天(对照组)、延迟1 d(D1组)、延迟2 d(D2组)和延迟3d(D3组)投喂轮虫,探讨延迟投饵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水温21~22℃,盐度为31.00,试验周期为15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第3天进入混合营养期,从第4天开始加速生长,第5天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延迟投饵2 d,会使仔鱼的干重、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投饵天数的延迟,仔鱼的存活率也随之降低。在仔鱼开口后4 d内,各组死亡率差异不大;开口后第6天(孵化后第8天),仔鱼死亡率呈现明显差异。在孵化后第10天,延迟投饵3 d的仔鱼几乎完全死亡。
常青陈四清马静梁萌青郑珂珂
关键词:延迟投饵半滑舌鳎仔鱼体成分
赖氨酸和蛋氨酸强化卤虫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消化酶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er)是我国近海常见的底层大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其仔稚鱼阶段消化道发育不完全,尚不能在苗种培育早期顺利转饵,成为限制其大规模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
马静
关键词:赖氨酸蛋氨酸半滑舌鳎稚鱼胆囊收缩素
文献传递
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消化酶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投喂经蛋氨酸及裂壶藻强化的卤虫,研究其对半滑舌鳎稚鱼(初始体长1.67±0.14cm)生长性能、主要消化酶活性(淀粉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胆囊收缩素(CCK)、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试验设3个实验组(蛋氨酸组、裂壶藻组和蛋氨酸加裂壶藻组),分别投喂经蛋氨酸、裂壶藻及蛋氨酸+裂壶藻强化的卤虫,对照组投喂未经强化的卤虫。试验进行16d,每4d取样1次。结果显示,裂壶藻组的体长和体重在试验结束时处于最高水平,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长在12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裂壶藻组碱性磷酸酶活力在16d时显著高于蛋氨酸组和对照组,类胰蛋白酶活力在16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含量在12d时显著高于蛋氨酸组及对照组,T4水平在12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加裂壶藻组淀粉酶活力在12d时显著高于蛋氨酸组(P<0.05)。对照组的CCK含量在4d时显著高于蛋氨酸组和蛋氨酸加裂壶藻组(P<0.05),12d显著高于3个实验组,16d时显著高于裂壶藻组(P<0.05)。蛋氨酸组的皮质醇含量在4d时显著低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8d和16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蛋氨酸加裂壶藻组(P<0.05)。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活力及T4和T3水平在试验前期都较高,说明蛋氨酸强化的卤虫投喂对半滑舌鳎稚鱼的生长及激素水平有较微弱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卤虫无节幼体含有的蛋氨酸基本可以满足鱼体生长需要。
马静秦帮勇于朝磊常青
关键词:半滑舌鳎稚鱼消化酶胆囊收缩素
赖氨酸对半滑舌鳎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通过投喂经赖氨酸及裂壶藻强化的卤虫,研究其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性能,主要消化酶活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胆囊收缩素(CCK)、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结果...
常青马静滕玉清王新星
关键词:半滑舌鳎赖氨酸生长发育激素水平
文献传递
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强化赖氨酸(Lys)、裂壶藻Schizochytrium、赖氨酸加裂壶藻以及空白对照组,试验进行16h,每4h取样1次。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赖氨酸组的卤虫体内游离L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且较强化前相比增加了4倍多,裂壶藻组的含量最低。除苏氨酸(Thr)外,赖氨酸组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以及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赖氨酸加裂壶藻组,Thr、Ser、Gly、丙氨酸(Ala)、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余组的卤虫,只有Thr含量减少,其他几种FAA水平均增加。试验过程中FA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空白组和赖氨酸加裂壶藻组相同,除Thr外,其余FAA含量都是在4h时增高,8h时下降,12h时升高;而在赖氨酸组和裂壶藻组的卤虫体内,这些FAA含量是前8h升高,12h时降低,16h时又升高。
马静邹安革王新星常青滕玉清王文斌
关键词:赖氨酸卤虫游离氨基酸
12种中草药对大菱鲆幼鱼的诱食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12种中草药对大菱鲆幼鱼的诱食效果,为斑马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200尾平均体长为3cm,体重为1 g,60日龄的大菱鲆幼鱼为试验对象,选用丁香、肉桂、八角、山萘、薄荷、黄连、黄柏、黄岑、栀子、苦参、乌梅、诃子肉等12种中草药,以2‰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进行单方筛选试验,并根据单方试验结果选取诱食效果较好的中草药进行梯度试验和两两组合试验,分析不同中草药对大菱鲆幼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苦参、栀子、黄岑和山萘的诱食效果较好;4种中草药梯度试验结果表明,2‰栀子、5‰苦参、5‰黄岑和2‰山萘对大菱鲆幼鱼诱食效果最好;在复方试验中,2‰栀子与苦参混合物对大菱鲆幼鱼的诱食效果最好。[结论]对大菱鲆幼鱼的诱食效果与中草药种类和浓度相关。
朱国霞白东清李玉华马静吴旋宁博
关键词:中草药大菱鲆幼鱼诱食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采用丹璜酰氯柱前衍生,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6μg/ml。3个添加浓度(0。1、1.0和5.0μg/m1)的平均回收率为86.3%~96.39/6,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59/6。采用此方法对卤虫中精胺进行检测,其精胺含量为0.077mg/g。本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线性范围宽、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卤虫中精胺的检测.
王新星于朝磊马静常青
关键词:精胺卤虫高效液相色谱
Preliminary Study of 12 Chinese Herbs as Feed Attractants on Turbot Juvenile(Scophthalmus maximus)被引量:1
2010年
[Objective] The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attractive effects of 12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on Scophthalmus maximus juvenile.[Method] We took 200 Scophthalmus maximus with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of 3 cm,average weight of 1 g and 60 days of 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12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s feed attractants were selected,including Cloves,Cinnamon,Star anise,Kaempferol,Mint,Coptis,Phellodendron,skullcap,Gardenia,Sophora flavescens,Mume,Myrobalan meat were selected.The amount added to the basic diet was 2‰..The times of turbot juveniles going into each inducing room and the times of turbot juveniles biting the feed ball were recorded by maze experiments.Inducing effects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tractant effect of Mume,Gardenia,Scutellaria and kaempferol had the significantly inducing effect on Scophthalmus maximus juvenile.And 2‰ Gardenia,5‰ Matrine,5‰ Scutellaria and 2‰ Kaempferol have the best attractant effects.In compound experients,the attractive effect of mixture of 2‰ matrine and gardenia on Scophthalmus maximus was the best.[Conclusion] The attractive effect on Scophthalmus maximu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kind and concen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朱国霞白东清李玉华马静吴旋宁博
关键词:ATTRACTAN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