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文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底栖动物
  • 4篇群落
  • 4篇小型底栖动物
  • 3篇湿地
  • 3篇群落研究
  • 3篇红树
  • 3篇红树林
  • 3篇红树林湿地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生物指数
  • 2篇群落结构
  • 1篇潮间带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谭文娟
  • 3篇蔡立哲
  • 1篇李想
  • 1篇洪万树
  • 1篇周细平
  • 1篇陈昕韡
  • 1篇曾佳丽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圳湾、筼筜湖和海门岛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本研究于2015年夏季和秋季在深圳湾、2016年夏季和秋季在筼筜湖和海门岛潮间带进行了两个季度的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和分布,以及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谭文娟
关键词: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同安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201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在同安湾的下潭尾和白兔山人工红树林湿地7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系统的研究了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等。
李想曾佳丽傅素晶陈昕韡谭文娟蔡立哲洪万树周细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红树林湿地
同安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201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在同安湾的下潭尾和白兔山人工红树林湿地7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系统的研究了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等.四个季度共获取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
李想曾佳丽傅素晶陈昕韡谭文娟蔡立哲洪万树周细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红树林湿地
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被引量:17
2017年
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类、有孔虫类、介形类、双壳类、星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91.75%.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441.3±61.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55.8±104.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取样站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无显著差异,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均匀度指数(J′)、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光滩取样站.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个体数与底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盐呈显著负相关;夏、秋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数以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均与底盐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完善了我国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资料库,为滨海湿地公园管理、滩涂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陈昕韡李想曾佳丽谭文娟周细平洪万树蔡立哲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