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语言文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文化
  • 6篇国文
  • 6篇汉语
  • 5篇中国文化
  • 5篇教育
  • 2篇对外汉语
  • 2篇研读
  • 2篇疫情
  • 2篇意境
  • 2篇商务
  • 2篇商务汉语
  • 2篇抒情
  • 2篇女性
  • 2篇女性主义
  • 2篇品格
  • 2篇留学
  • 2篇留学生
  • 2篇镜像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机构

  • 28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28篇王晓华
  • 1篇宋义霞
  • 1篇汤拥华
  • 1篇王晓慧
  • 1篇刘毅青

传媒

  • 11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文艺争鸣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哲学研究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2篇人才培养与教...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语趋弱与民族文化复兴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不对等互动和单向度的渗透,文化忧患意识便是基于这种不平衡的渗透而引发的忧虑、深思和警醒。亨廷顿之所以在"文明冲突"论中将中国文化看作是非西方文化中可能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冲突的主要对象,是以对中国文化独异特质的认可为前提的。而文化殖民的结果是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下降,唯西方思想文化是从,从这个意义上看,提升汉语文化竞争力迫在眉睫。
王晓华
关键词:民族文化忧患
基于越文化品格的浙商精神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从越文化的越俗、越艺、越学三大构成要素入手,把握越文化质朴骁勇的心理特征,开疆拓土的价值取向和求实创新的实践努力,分析浙商在文化理念上对中国传统人文品格吸收突破后的原创特质,深层次揭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传承创新的越文化品格对浙商精神的影响力。
王晓华
关键词:越文化浙商精神
山水西湖的人文意蕴——相关诗词歌赋的解读被引量:5
2007年
西湖,不仅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自然风光,更有“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文景观,不仅有“郎意浓,妾意浓,相逢九里松”的温柔浪漫,更有“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铁骨铮铮。有关西湖的诗词歌赋,千百年来留给人们无穷的人文思考。和美、大气、从容、本色,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崭新的现代品格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竭的文化生命。
王晓华
关键词:人文意蕴歌赋诗词山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北美中小学公民教育管窥
2015年
北美公民教育理念及其理论流派广义的公民教育(citizen education或者civic education),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养公众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从而使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具体包含:(1)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性认知;(2)成为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和理解;(3)
王晓华
关键词:公民教育社会公共生活CITIZEN学校道德教育合格公民
儒学的现代危机:启蒙话语与创生范型
2012年
回溯历史,儒学的每一次重大转型与发展都与其遭遇的困境以及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五四”时期儒学批判话语的历史情境下,“儒学与现代性”关系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回答的历史性课题。
王晓华沈小勇
关键词:启蒙话语中国现代化进程范型历史情境历史性课题
以“朱子读书法”解读中国文化的慕课传播被引量:1
2015年
慕课的出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拓宽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渠道。本文以"朱子读书法"为切入点,深入解读慕课作为文化传播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自由选择、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理论实践的互动设计等特征,把文化传播由单向的输出变成互动的交流。它循序渐进提供多种文化课程,让学习者有熟读精思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着紧用力,而且能弥补以往中国文化教学中由于语言和传播方式落后而引发的误会、隔阂,传授者和习得者的虚心涵泳使得教学相长成为可能,促进了学习者的切己体察和居敬持志,更能增加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王晓华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中国文化
以“新女性主义”视角聚焦韩剧被引量:6
2008年
女性意识是文化语境的产物,是90年代得到进一步传播的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以"性别身份社会构成论"为基础专门研究电视和女性的关系,从"新女性主义"视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韩剧的文本内容和文本形式是如何对女性加以特殊定位的,以及这种定位与文本创作的互动作用,从而揭示"韩流汹涌"的原因。
王晓华宋义霞
关键词:新女性主义韩剧艺术美
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被引量:9
2006年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升温,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只有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属性,从职前培养出发,以入职教育为纽带,重视在职培训,经历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才能成功构筑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王晓华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入职教育
“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商务汉语国际生培养
2018年
汉语的国际传播对于实现丝路沿线国与国之间的畅通交流和文化理解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加大商务汉语国际人才的培养,是构建"一带一路"智力支持的重要前提。培养具有较强的汉语交际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商务汉语专业知识和对外贸易的实际操作,具备综合学科知识的复合应用型商务汉语人才,是推进"一带一路"进程的基础。
王晓华
关键词:一带一路商务汉语
为己成人:孔子为学思想的当代启发被引量:2
2014年
儒家之学乃"为己之学"和"成己之学",其根本目的是"君子不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儒家这种基本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人性和人生目的的根本理解基础上的。孔子志在报国,他把"为学"与"为人"等同起来,把这种"仁爱"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中,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意义。
王晓华
关键词:孔子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