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钧
- 作品数:2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实时定量RT-PCR检测博尔纳病病毒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建立检测博尔纳病病毒(BDV)RNA的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方法设计BDV-p40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并以已知的BDV-p40基因扩增产物的克隆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对已知BDV RNA进行实时定量RT-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建立了特异检测BDV RNA的实时定量RT-PCR技术,并且可以检测到感染细胞中1个拷贝以上BDV RNA。结论本技术可以直接用于BDV感染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 钱钧包丽丽贾丽娜李小光佟雷宋武琦翟爱霞李玉军张凤民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时PCR
- 检测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sRNA的real-time RT-PCR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sRNA的real‑time RT‑PCR引物及其应用。所述的引物含有针对HERV‑K(HML‑2)LTR200、LTR150、LTR881、3p25.3和K105的6个sRNA特异...
- 钱钧张凤民宋武琦
- 博尔纳病病毒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的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博尔纳病病毒(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的产生抗体能力与抗体特异性。方法随机抽取2株由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通过体内和体外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3种试验方法对制备的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可以产生一定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并对BDV的P24和P40抗原具有特异性。结论由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BDV特异性抗原。
- 贾丽娜张凤民宋武琦李小光钱钧包丽丽陈小贝翟爱霞张庆猛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印迹试验
-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3
- 2011年
- 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改变简单说教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就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钱钧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3
- 2012年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消化吸收理论课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将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改革办法作一总结。
- 李玉军翟爱霞张庆猛吴静钱钧宋武琦张凤民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 基础医学七年制学生毕业实习的模式探索
- 2012年
- 毕业实习是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制特点和学生素质,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专业特点,从课题选择和实施以及毕业考核标准等方面,对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采用了课题组支持和个性化的讨论式实习指导,发挥七年制学生优势、开展创新性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商庆龙苑立军钱钧徐维祯张凤民凌虹钟照华谷鸿喜嵩钰佳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构建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的完整序列,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pEGFP-N1载体多克隆位点区,筛选重组阳性菌株,提取重组质粒,利用PCR方法和核酸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构建的正确性。结果成功构建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结论本文构建的重组质粒将为研究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 车洋答嵘宋武琦李小光钱钧翟爱霞陈小贝张凤民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基因重组PCR
- miR-122对人类少突胶质瘤细胞中博尔纳病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
- 目的: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节基因表达的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区互补配对,对靶基因mRNA进行切割或者翻译抑制,能够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病毒感染。其中,miR-122可以...
- 钱钧
- 关键词:MICRORNAMIR-122博尔纳病病毒干扰素
- 文献传递
- MicroRNA-150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micro RNA-150(mi R-150)在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 RT-PCR)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的mi R-150表达水平;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法探究mi R-150的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T29)相比,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和OVCAR3)中mi R-150表达显著降低(P<0.01);转染mi R-150mimic后,A2780和OVCAR3细胞中mi R-150水平明显升高(P<0.01);MTT试验显示,转染培养三天后,mi R-150 mimic组细胞OD值(A2780:1.12±0.03;OVCAR3:1.91±0.03)较Blank组(A2780:2.35±0.09;OVCAR3:2.63±0.07)及mi R-150 NC组(A2780:2.18±0.07;OVCAR3:2.43±0.11)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检测显示:mi R-150 mimic组凋亡率(A2780:16.10±0.58%;OVCAR3:15.16±1.30%)较Blank组(A2780:10.07±0.66%;OVCAR3:3.81±0.24%)及mi R-150 NC组(A2780:10.36±1.08%;OVCAR3:4.89±0.07%)明显升高(P<0.01);Transwell试验显示:mi R-150 mimic组穿膜细胞数(A2780:38.67±2.03;OVCAR3:28.67±2.03)较Blank组(A2780:76.30±7.45;OVCAR3:55.67±3.18)及mi R-150 NC组(A2780:74.33±5.78;OVCAR3:56.33±3.84)明显减少(P<0.01)。结论 mi R-150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表达降低,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增殖、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上调mi R-150的表达可以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降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 李文辉吕博文钱钧苏丽菊杨桐树钱景荣王杰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
- miR-122对人类少突胶质瘤细胞中博尔纳病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
- 钱钧翟爱霞考文萍李玉军宋武琦张庆猛吴静张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