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媛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石室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语文
  • 2篇教学设计
  • 1篇单索
  • 1篇蝶变
  • 1篇言和
  • 1篇叶圣陶
  • 1篇叶圣陶语文教...
  • 1篇有感
  • 1篇语文教育
  • 1篇语文教育思想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名师
  • 1篇整合教学
  • 1篇深度教学
  • 1篇升格
  • 1篇思想谱系
  • 1篇谱系
  • 1篇情怀
  • 1篇情境

机构

  • 6篇成都石室中学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丽媛
  • 3篇李华平
  • 1篇李华平

传媒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中学语文
  • 1篇高考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影响图谱——基于三代语文名师教学思想的考察
2025年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语文教学中,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语文名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代名师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叶氏语文教育思想的巨大影响。
李华平张丽媛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语文名师思想谱系
按“单”索“计”“三步”升格——谈“作文问题单”的使用
2022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资源。写作教学中,教师在结合课程标准及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可将学生零散的写作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形成“作文问题单”,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写作指导的教学。
张丽媛曾令思
关键词:写作教学作文升格
“U”型教学设计助力“U”型深度学习——观李华平教授《卖炭翁》课堂教学有感被引量:1
2021年
“U”型学习是郭元祥教授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提炼概括出来的关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这恰似一个U型的过程。学生的深度学离不开教师的深度教,教师的深度教需要提前进行深度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去繁就简、切问促思、故事撬动、认知冲突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概念、掌握方法从而以获促写,最终达到深度学与深度教同步的效果。
张丽媛曾令思
关键词:深度教学教学设计
课前引言和课后习题,教学设计中主问题的来源
2016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与课堂提问有关,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避免课堂问题的随意性和琐碎性,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笔者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利用教材的时候,笔者关注了课前引言和课后习题,通过抓取引言和习题当中的关键词句,来设置教学主问题。
张丽媛
关键词:课后习题主问题教学设计
在语文课中“生长”出家国情怀被引量:2
2023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培养过程中,要以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为基本思路,采用情境教学策略、单元整合教学策略、项目式教学策略,让家国情怀在语文课中自然“生长”。
李华平张丽媛
关键词:家国情怀自然生长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
百年蝶变:语文“深度学习”的历史图谱
2024年
在我国教育界,“深度学习”这个词语是近十余年才出现的。但是,回望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的一百多年发展历程,深度学习的理念在语文学科的诸多方面均有体现。无论是课标(大纲)对语文学习目的的阐述、对学习主体的规定,还是“三老”对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论述,乃至一线名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追求等,都暗含了深度学习的理念。从本质上追问其原因,乃是语文学科始终追求对“人”的培养。
李华平李华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