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吞咽
  • 3篇吞咽训练
  • 3篇吞咽障碍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管饲
  • 2篇吞咽障碍患者
  • 1篇血液
  • 1篇言语
  • 1篇言语治疗
  • 1篇治疗脑卒中
  • 1篇省份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后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后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前郭尔罗斯蒙...

作者

  • 5篇王莉莉
  • 3篇庞灵
  • 3篇宗敏茹
  • 3篇于惠秋
  • 3篇郑兰娥
  • 1篇肖永涛
  • 1篇席艳玲
  • 1篇王如蜜
  • 1篇尹海艳
  • 1篇章志芳
  • 1篇张敬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内多省份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网络调查国内多省份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发展现状。方法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对国内30个省发放调查表进行网络言语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并将调查对象分为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两组,采集言语治疗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专业、职称、工作时间、待遇、治疗病种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和共性特点。结果共收集的982份调查表中,医疗系统657例,非医疗系325例。1医疗系统学士学位占59.8%,学士学位以下35.9%,非医疗系统分别为47.7%和40.9%;医疗系统中正式职工38.8%,合同制职工57.2%,非医疗系统中正式职工40.9%,合同制职工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医疗系统康复治疗学专业65.4%,非医疗系统康复治疗学专业26.5%,非学前教育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医疗系统5年以下工作年限为80.1%,非医疗系统为73.8%;医疗系统初级职称62.7%,非医疗系统初级职称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医疗系统中有康复治疗师执照者占63.6%,非医疗系统中教师占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医疗系统与非医疗系统人员在临床各科室分布明显不同,治疗疾病类型不同,医疗系统的言语治疗从业人员多取得康复治疗师执业,治疗对象以成人为主。非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无职称者居多,从业人员以教师为主,治疗对象以儿童为主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6医疗系统言语治疗从业人员比非医疗系统每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7医疗系统和非医疗系统(待遇)年收入2万元以内的各占15.8%、19.4%,2~5万各占57.5%、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医疗系统中每年参加培训班次数5次以下者占51.3%,非医疗系统占40.6%;言语治疗从业兼职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国内言语治疗从业人员普遍年轻,所在单位大多为正式职工或合同
张敬章志芳肖永涛席艳玲尹海艳王如蜜王莉莉张满春
关键词:网络调查
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86
2017年
目的观察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留置鼻饲管技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0d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吸人性肺炎和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宗敏茹庞灵郑兰娥于惠秋王莉莉莫晶茹
关键词:吞咽障碍
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观察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宗敏茹庞灵郑兰娥于惠秋王莉莉莫晶茹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训练临床疗效
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5
2019年
目的观察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留置鼻饲管技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治疗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估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和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障碍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88%,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间歇性管饲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宗敏茹庞灵郑兰娥莫晶茹王莉莉郑荣君于惠秋
关键词: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吞咽障碍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RA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896例R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A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5.18,95%CI(2.06,8.30),P=0.001]。结论: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RA的发生相关。
陈靖王莉莉田子发刘天奇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类风湿关节炎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